關鍵字:整合照護模式
-
糖尿病腎病變治療關鍵! 整合式照護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0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過9成的末期腎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變,尤以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難度大增,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 -
國泰醫院再添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乳癌治療優於全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76國泰綜合醫院致力追求卓越疾病照護品質,近年陸續通過「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等多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今年再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頒發「乳癌」、「創傷性腦損傷」及「心衰竭」等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截至目前已合計取得8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 -
多元醫療!花蓮慈濟、高雄長庚 中西醫照護腦中風奏效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40我國已於107年邁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增加,腦中風患者人數也逐年增長,加上發現國人除西醫治療外,也會尋求中醫輔助治療,因此,衛福部在111年委託「花蓮慈濟醫院」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辦理「中西醫整合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建構中西醫整合急性後期照護團隊,提供民眾更多樣化之醫療服務選擇。 -
聯合醫院與市立大學攜手 舉辦趣味運動延緩失智惡化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6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王素琴說明,為照顧在台北市的失智長者,設置5家失智症共同照護中心,24處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提升失智社區服務量能,普及失智照護資源,讓失智個案及家屬可就近獲得服務資源,提供失智者及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建立可近、可用及有品質之失智症整合照護模式。 -
「竹竿病」患者治療易中斷 整合照護提升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4僵直性脊椎炎是1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才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 -
關懷離島失智患者 北市聯醫培訓連江醫護人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16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表示,失智症共照中心計畫以失智症整合照護模式並連結社區照顧,團隊規劃出失智症整合照護模式,從篩檢疑似個案、確立診斷、列入個案管理系統、到治療照護,並連結社區單位成立失智聯盟,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居家醫療整合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