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斑丘疹
-
歐洲和北美爆猴痘疫情 恐與危險性行為有關?專家回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5全球新冠疫情尚未退去,歐洲和北美又掀起猴痘(Monkeypox)風暴,世衛組織表示,截至當地時間24日為止,接到19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和地區通報,累積131例確診病例與106例疑似病例,目前仍被認定為「隨機事件」,可能跟西班牙與比利時兩場大規模派對中的危險性行為有關。 -
幼童發燒長紅斑、手指脫皮? 小心「非典型川崎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64小兒科常見的典型川崎氏症常有草莓舌與手指破皮,近年來發現許多疑似川崎氏症,但又無法完全符合診斷條件者,稱為非典型川崎氏症,約占全部川崎氏症的15%。 -
全球麻疹疫情升溫 感染4階段非知不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2許多四五年級生幾乎都長過麻疹,認為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醫師提醒,麻疹是1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傳染力超強,如果孕婦、維生素A缺乏或營養狀況不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就可能引發併發症,嚴重可能致死。 -
國人對麻疹免疫力佳 接種疫苗以這3種人優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43麻疹為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屬於法定傳染病,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感染。常見症狀有發燒、鼻炎、結膜炎與咳嗽,發燒3至4天口腔內會出現柯式斑點,之後會繼續發燒,過24至48小時後會出現典型的斑丘疹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並慢慢向下移至軀幹和四肢,約持續4至7天。出疹時病情最嚴重,當皮疹消退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約5至10%病人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 -
中南美茲卡病毒延燒 疾管署成立指揮中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06周志浩說,茲卡病毒正循著2013年中南美洲屈公病傳播路徑擴散,巴西已出現近40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令世衛組織擔憂,提升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關注事件。台灣目前並非疫區,僅有一例境外移入病例且已返國,現今防疫重點在阻絕病例於境外。 -
嬰兒罹患玫瑰疹 高燒起疹似花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26一名10個月大的嬰兒連續三天高燒後,父母於翌日發現身上遍佈疹子,立即帶孩子就醫,確診為罹患「玫瑰疹」。蔡孟哲醫師提到,玫瑰疹多半發生在6個月到一歲半大的小寶寶,不論性別、季節都有可能會發生,但幸好傳染力並不是很強,鮮少發生大流行。 -
夏天濕疹手足癬上身 中醫調理皮膚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438常見皮膚病的分類大致包括皮炎濕疹、有感染性的膿皰疹、原因不明的皮膚病牛皮癬、與結締組織有關的紅斑性狼瘡,以及屬於職業性皮膚病如強酸強鹼引起的皮膚病,或具有傳染性的水痘與疥瘡。中醫師聶美華表示,由於夏季的紫外線照射量增多、氣溫上升、濕度也跟著升高,因此,夏季常見的皮膚病常與上述因素有密切關係,主要為皮炎濕疹、膿皰瘡、毛囊炎、手足癬、疥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