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冠死亡
-
學者質疑「與病毒共存」政策 王必勝:穩健開放不回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5台灣將在13日實行0+7新制,宣布重開國門,邊境解封,迎接國外觀光客。然學者詹長權在FB批評指揮中心未能將確診數壓低,同時質疑現行的「與病毒共存」政策,不能有效降低確診數。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出數據強調我國防疫成績可圈可點,且現行的防疫政策是與病毒共存,不走回頭路。 -
本土+32068!死亡+57 4旬男打滿3劑疫苗癌症轉移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0)日宣布新增3萬2068例本土個案、133例中重症案例、57例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較昨(9)日病例數1萬2389例,減少27.9%,與上周一相比,減少1309例,下降3.9%。這是近半個月以來,單日確診人數首次出現下降趨勢。 -
新增1例MIS-C與1歲童死亡 羅一鈞再提醒兒童重症表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6)日宣布新增4.6萬例本土病例,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的年輕個案中,有1名年僅1歲男童因腦炎過世;另有1位20多歲男性,因自發性腦出血過世。 -
陳秀熙估國內BA.5可能回升3萬例 樂觀推測不會大流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3台灣在面臨Omicron大流行後逐漸朝向「地方流行」型態,一方面要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另一方面也必須嘗試恢復新常態生活。為了在大流行初期減低疫情衝擊,政府快速推動大規模疫苗施打建立免疫防火牆,並進行各種公衛防疫措施(NPI)與抗病毒藥物使用,然而這些管制措施與限制也造成民眾精神心理壓力、照護延遲與醫療能量緊縮。隨著大流行逐漸趨向地方流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今(26)日提出台灣防疫新思維:台灣。 -
死亡校正回歸?6月27日死亡個案排除1例! 羅一鈞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宣布我國新增89例死亡個案,然6月27日1名死亡排除個案,為今(2022)年首例死亡排除個案,羅一鈞說明原因。目前今年1月到7月,國內有7064人死亡。 -
染疫死者火化爭議延燒 陳時中鬆口:考慮開放瞻仰遺容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37染疫死亡遺體「盡速」火化議題燒不停,昨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與行政院討論,如何訂立符合民眾需求的SOP。但首例15歲青少年死亡個案的家屬反映,司法相驗時Ct值已經不具傳染力,為何仍需要24小時內火化?陳時中回應,此舉並無錯誤。 -
死亡+124!1歲女童癲癇病史重症 9月大女嬰家中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2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7)日宣布新增82,973例本土病例,以及124例死亡。今日193人是中重症個案,有36人中轉重個案,輕症比例是99.69%。另外,死亡個案從90歲至0歲,如不看0歲個案,多數為40歲以上。 -
確診數屢創新高 台灣應該與病毒共存?公衛專家這樣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37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副教授高志文表示,像是新加坡、韓國、香港今年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遠高於台灣幾十倍,他們依然選擇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開放模式,多數國家做得到,台灣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