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生兒感染
-
上週新增男嬰染腸病毒亡! 開學季防堵腸病毒家庭傳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124上週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死亡個案,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腸病毒疫情近期出現上升趨勢,上週案例比前1週上升6.8%,預計10月上旬,將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拉警報! 今年重症都染伊科病毒11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836近日疾管署公布新增兩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案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大男嬰與南部5天大女嬰,兩名嬰兒都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症、肝炎、血小板低下等重症,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更值得注意的是,疫調發現這兩起案例都疑似因家戶接觸而感染,其中男嬰的母親生產前有上呼吸道症狀,父親在陪產當日也發燒;女嬰的媽媽產前同樣有發燒、喉嚨痛等症狀。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今年累計已有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新生兒重症案例就佔了10例,且全部都是感染伊科病毒11型,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紀錄。 -
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 疾管署提醒家長注意6點事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453腸病毒疫情緩步上升,上週門急診就診計7291人次,較前1週(6922人次)上升5.3%。令家長擔憂的是,上週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中部出生8天的男嬰、南部出生5天後感染的女嬰,目前皆於加護病房治療中。 -
新生兒腸病毒傳染2大途徑 準父母與照顧者做好4大防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874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為6年同期最高,造成6死,均為新生兒,其中5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兒科醫師警告,新生兒感染後病毒後,可能在短短1、2天內惡化為重症,危及生命,家長與照顧者應格外警覺。 -
腸病毒新生兒重症風險持續 梅毒疫情較去年同期升6%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67上週(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計6772人次,與前1週(6877人次)相當,無新增腸病毒重症、死亡病例,但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為6年同期最高,造成6死,均為新生兒,其中5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11型重症。為此,疾管署呼籲,授乳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請考慮暫緩哺餵母乳。 -
寶寶周產期染腸病毒變重症 醫曝留意新生兒3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22張小姐在懷孕36週又4天時發燒,隔日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產下男寶寶安安。出生後,安安的狀況良好,但第4天卻在嬰兒室發生2次唇色發紺,刺激恢復後,活力依舊正常。兒科醫護團隊排除了先天性心臟病,抽血檢查卻發現白血球和血小板低下,肝功能異常,且隨後出現發燒及活力下降,在高度懷疑周產期感染的情況下,安排血液培養、腰椎穿刺及核酸檢測。經通報疾管署後,最後確診為新生兒伊科11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並轉入兒童加護病房治療。 -
新增百日咳家庭群聚2個月大女嬰染疫 同住家人也中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93根據疾管署的報告,這起新增的2例百日咳確診病例均來自南部一個家庭群聚,且都與3月20日確診的2個月大女嬰有關。該名女嬰自3月初起出現咳嗽症狀,且伴隨嘔吐和哮喘等症狀,經多次就醫後,於3月中旬被懷疑為百日咳並住院治療。 -
流感公費藥物使用將調整 早產兒腸病毒重症奪命引關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30疾管署公布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男嬰(早產兒),2月中旬因呼吸窘迫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月中旬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症狀,3月17日不幸死亡;經檢驗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不過,家庭接觸者,或是住院時間所接觸的醫護人員、同病房患者等都無感染腸病毒,目前感染源待釐清。疾管署呼籲,請準媽媽及照顧者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產後護理機構等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