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產兒
-
懷孕17週突遇早產危機 彰基保胎103天成功守護小女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848「每個人都叫我放棄,可是我不想!」日前1名婦女在懷孕17週時,因子宮頸閉鎖不全合併羊膜膨出,胎兒面臨早產危機,而17週在醫學上尚非可存活的孕齡,但在醫療團隊的嚴密監測與分階段治療下,將原本不到200g的胎兒成功保住,最後婦女剖腹產下1名1900g的健康女嬰,是整個醫療團隊、母親與家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
告知懷孕就被解僱?性工法禁止性別歧視 提供申訴管道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953《性別平等工作法》規定,雇主對求職者或受僱者之招募、進用、配置、考績、陞遷、薪資及解僱等,不得因性別或性傾向而有差別待遇。上述性別歧視之禁止亦包含懷孕歧視。勞動部說明,為使雇主恪守法遵,性別平等工作法有關懷孕歧視禁止規定之罰鍰,已於103年12月11日修正,提高為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以收遏阻之效。 -
臍疝氣恐致腸道扭結壞死 腫塊出現紅腫、壓痛要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4050多歲的王先生因肚臍突出長達半年未消,雖然沒有疼痛感,但仍擔心病情惡化,於是前往就醫。經診斷後發現,肚臍中央有明顯凸起,按壓後會短暫凹陷但隨即恢復,沒有腸道嵌頓的情況,確診為「臍疝氣」。經醫師建議接受手術修補並置入人工網膜後,恢復良好,未見復發。 -
RSV不分季節!守護嬰幼兒免疫接種成關鍵 離島不能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940近年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成為家長的隱憂,尤其對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來說,一旦感染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重症住院。疫情後,家長對群聚感染更為警覺,如何防範病毒、建立安全育兒環境成為關注重點。金門作為離島,傳染病防治面臨諸多挑戰,嬰幼兒RSV預防如透過免疫接種政策超前部署,更能打造友善生育環境。 -
RSV病毒蠢動!嬰幼兒可評估注射單株抗體 提升保護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13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是孩童呼吸道疾病的好發期。許多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醫師郭子敏表示,除了常見的流感病毒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近年也成為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特別是對於免疫力較弱的嬰幼兒,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家長不可輕忽。 -
健保30而立!千人健走相挺 永續發展邁向下一個30年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8308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9)日於圓山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行「健保30愛相聚 健康台灣更有力-全民健保30週年慶暨健走活動」,賴清德總統親自到場祝賀。活動匯聚衛生福利部邱泰源部長、周志浩次長、健保歷任重要人物(包括張博雅前資政、劉見祥前總經理等)以及各界醫事代表,共同見證健保的承先啟後。 -
健保擴大給付7項目!ACP門診也可辦理 首度給付食品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677健保署27日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共通過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對象、居家血液透析、調升急診相關支付等7項重大給付,經費逾54億元,而急診相關預算就高達42.4億元,新制預計5月上路。 -
流感公費藥物使用將調整 早產兒腸病毒重症奪命引關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262疾管署公布今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男嬰(早產兒),2月中旬因呼吸窘迫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月中旬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症狀,3月17日不幸死亡;經檢驗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不過,家庭接觸者,或是住院時間所接觸的醫護人員、同病房患者等都無感染腸病毒,目前感染源待釐清。疾管署呼籲,請準媽媽及照顧者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產後護理機構等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