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產兒
-
妥善細心照護 早產兒頭壯通才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813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舉辦第11屆早產兒回娘家活動,藉由聯誼活動讓早產兒家庭進行經驗交流,並提供早產兒義診、心智與動作發展評估等健康諮詢,解答父母照顧早產兒時發生的各項疑難雜症。不少早產兒則上台展現音樂才藝,看來健康、充滿活力,讓人難以聯想到出生時的脆弱。 -
濫用轉骨偏方 當心性早熟長不高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28聶美華中醫師表示,每逢開學後,就有不少擔心孩子長不高的家長,憂心忡忡地帶著孩子前來問診,但大部分被帶來的孩子,其實並非罹患「矮小症」,只是發育情況較慢,這時如果服用來路不明的轉骨偏方,很可能會導致性早熟,反而長不高。 -
秋冬輪狀病毒高峰期 新生兒慎防急性腸胃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20急性腸胃炎一般只有嘔吐或拉肚子,輪狀病毒感染最特殊之處,在於會造成上吐下瀉、脫水及發燒,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徐任甫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感染通常從嚴重嘔吐開始,造成孩子脫水,接著出現輕度發燒,最後是嚴重腹瀉,吃什麼藥都照樣拉肚子,導致進入嚴重脫水期。 -
想生要趁早! 掌握37歲前黃金生育期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59專科醫師建議,想要生育的婦女最好在37歲前完成,以避免卵巢早衰造成懷孕困難。年輕婦女則建議每次可只植入2個胚胎,剩餘胚胎能冷凍備用,以降低生產風險。
-
育兒錦囊》小兒發燒怎麼辦? 醫:別急著退燒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45感染日本腦炎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其中又「發燒」最讓父母擔心。不過,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醫師表示,其實發燒本身並不可怕,由於嬰幼兒抵抗力較弱,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發燒症狀,應盡速送醫接受診斷、找出病因,並對症治療。一般發燒溫度並不會燒壞腦子,但仍需注意是否引起腦炎或腦膜炎的併發症等腦部病變發燒。
-
人工生殖-胚胎數植入過多 恐增新生兒死亡率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87國人因晚婚與遲育,求助人工生殖技術的不孕夫妻日益增加,13年來人工生殖出生子女數,佔當年度出生數比率成長近3倍。不過,為提高受孕機會,經常一次植入過多胚胎,以致提高母親併發症,以及新生兒缺陷和死亡危險機會升高。 -
未滿37週即為早產兒 七成準媽媽認知不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6調查顯示,台灣的媽媽與準媽媽們對「早產」認知有待加強,僅30%的足月產媽媽、27%的早產兒媽媽與13%的孕婦,正確知道「早產」是未滿37週的生產。雖然答對率高於全球平均值(足月產媽媽18%、早產兒媽媽19%、孕婦13%),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
PVC醫療用品藏塑化劑 長期使用危害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0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李怡蒨表示,環保署將七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列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衛生署則比照歐盟訂定了其中五種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參考值」,但衛生署卻未能根據這參考值,管制塑化劑(尤其是DEHP)在醫療用品或食品包裝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