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春天
-
春天潮溼炎熱交替乾癬易復發 中醫建議嚴重期茹素1週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79至於飲食方面,避吃海鮮、生冷食物、酒,少吃寒涼苦瓜,嚴重發作期間,建議茹素1週,待皮膚狀況穩定,再選擇豬雞肉食用。另外,可食用不添加酒的四神湯,可改排骨或瘦肉取代小腸,或加糖做成甜食變換口味,也可將紅豆、薏仁、綠豆混和等量食用,紅豆補腎氣、薏仁利濕、綠豆清熱,都有助於改善乾癬病症。 -
白帶過多恐為濕性體質 中醫:四神湯可作日常去濕食療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0306春天氣候潮溼悶熱,許多民眾會出現水腫、疲倦等症狀,女性則易有白帶的困擾。日前有一名18歲的張姓女學生,因多年來分泌物異常量多,需每日頻繁更換護墊來維持私處清爽,考慮到不想再服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從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經診斷治療後,白帶量多的情形明顯改善,不再困擾。 -
手腳冰冷麻木吃銀杏? 銀杏果助排毒、銀杏葉保護神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01銀杏葉萃取物具有擴張血管、改善末梢血液循環,也能改善腦循環的血流量,促進身體對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提供充足血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具有保護神經系統、心血管、視網膜的功能。 -
冬去春來蛇出沒?蛇來蛇去免緊張 疾管署教你自保守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234台灣春天的氣候溫暖潮濕,蛇類活動力增加,適逢清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疾病管制署特別提醒,民眾至野外或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做好自我保護,如: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進入樹叢及草堆,要打草驚蛇,勿翻動中空林木或石塊,並避免在夜間、日出及雨過天晴等時段於蛇類出沒的地方逗留,以免遭毒蛇咬傷。 -
春分節氣宜養肝!中醫傳授玫瑰甜酒桂花釀 可疏肝理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3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也是春天的中分點。宋朝詩人袁說友的《同子隆次公小飲》「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門外艷陽天。悉為有客攜壺至,又以閒人到酒邊。山路試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煙。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覺心情勝去年。」這樣的心情情境很適合春分時的節氣,慵懶中帶著新萌芽的期待感。 -
揮別冬季藏精養腎!春季備孕重疏肝 3招打造受孕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009春天來臨,萬物復甦,身體的氣血也跟著從冬季的「收藏」轉為春季的「升發」。中醫師周大翔表示,肝臟與春天的木氣相呼應,此時肝氣旺盛,容易推動氣血向外擴散。然而,肝氣過旺可能導致肝血和肝陰不足,影響婦科健康和備孕。因此,春天備孕與冬季著重藏精養腎不同,更強調肝氣的疏通與肝血的滋養。 -
一年之計在於春!提升自我形象 從「齒」矯正悄悄變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7393作為隱適美的精品旗艦店,祐民牙醫診所是升級矯正規格配套,包括:Ortho Pulse加速器和牙科監控系統(Dental Monitoring),能隨時精準掌控牙齒移動的進度,透過加速器的遠紅外線照射牙齦、促進細胞再生,從而加速牙齒的移動過程,同時能緩解痠痛不適感,讓患者享有舒適的矯正體驗。 -
講座報名/春季防範耳鳴眩暈 耳鼻喉專家親授保健秘訣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820如何應對耳鳴、眩暈、重聽等耳鼻喉常見疾病等問題?李宏信醫師將於3月8日(星期六)下午,應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及武聖關公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的邀請,舉辦專題講座,分享主題「耳鳴眩暈不再困擾!Dr.李教你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