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晃動
-
宅運動正流行! 迷上VR虛擬健身要小心運動傷害嗎?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344許宏志表示,VR虛擬健身目前應用在運動醫學的潮流,主要用於運動員的運動特性分析、模擬改進和虛擬訓練,至於一般民眾使用這類虛擬健身的運動效果,其實不管是真實或虛擬健身,只要開始做,兩種都可以讓骨骼肌收縮產生身體動作,以實質增加體能活動(PHYSICALACTIVITY)的時間,但這跟能夠產生健康效果的治療性運動(EXERCISE)可能還有些差別。 -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797牙周病是因為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分泌毒素,導致牙周組織發炎所引起的破壞性疾病,它的侵蝕範圍可包含牙齦、牙周、牙周膜、牙周韌帶及牙槽骨等組織,臨床上統稱為牙周病。徐慶雲醫師指出,上述個案主要是因本身潔牙習慣不良,加上長年旅居國外,礙於牙科費用過高,所以多年來就算牙齒再怎麼不舒服,也不願到牙科接受治療。 -
長期彎腰導致下肢無力步行困難 微創手術改善腰椎退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77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宜軒表示,脊椎可分為頸椎、腰椎、薦椎等3部分,每1節椎骨皆由1塊塊的椎間盤隔開,脊椎後面則有小關節、脊髓神經、韌帶、肌腱等構造。30歲後,骨頭會開始退化,如果體型過胖或是長時間站立、彎腰、搬重物或曾經受傷,退化情況則會更加顯著,而抽菸也會加速全身關節退化速度。 -
牙周病易傳染 1人罹患全家都中標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61更令人意外的是,蔡先生有嚴重牙周病,其他家人也都罹患了牙周病,牙科醫師賴柏超表示,牙菌斑具有高度傳染性,如果家庭裡面有1人牙周病,其餘成員也都會罹病。賴柏超指出,牙周病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常發生於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等,因大量相關細菌繁殖積聚,而引起牙周組織發炎及破壞,長期下來造成的各式病變。 -
青少年運動慎防眼部受傷 運動眼鏡挑選掌握3原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97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配戴一般光學近視眼鏡,行動時容易晃動、滑落,如果打籃球、羽毛球,還可能因為碰撞造成鏡框斷裂,導致眼部受傷。 -
她子宮內膜長息肉陰道異常出血 冷刀守護處女膜完整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9郭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林大欽表示,傳統清除子宮息肉及肌瘤的手術以電燒刀為主,透過導電發出超高熱能,達到「熱切割」效果,但因能量釋出範圍較廣,容易造成子宮內膜受傷,且傷口較大,連帶復原時間也較久。 -
牙齒矯正不是年輕人專利 牙醫:中老年人更需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10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表示,許多人都以為牙齒排列不整齊、戴牙套是小孩或青年族群才需要的事,為何連中老年人也要矯正?其實中老年人接受矯正治療,除了可以改善牙縫過大、牙齒歪斜等美觀問題之外,更多是為了要做假牙或植牙,改善咬合,以及治療牙周病。 -
梅克爾全身顫抖非巴金森氏症表現 抽血檢查可見端倪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57梅克爾1個月內3度出現不由自主的身體顫動,當地媒體引述醫師說法,認為梅克爾也許真的是因為缺水才引發不適,且排除了巴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因為全身劇烈晃動不太像巴金森氏症的肢體靜止性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