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晚婚
-
男性年齡越大精子越易突變 恐增孩子罹患這些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46網紅醫師蘇怡寧日前分享《自然》期刊最新研究,點出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生育真相:男性年齡越大,精子品質越差,可能增加孩子罹患自閉症、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這項發現打破過去只關注「高齡產婦」的觀念,提醒準備生育的夫妻,爸爸的年齡同樣重要。 -
現代女性保有生育自主權 玻璃化冷凍技術再突破現生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53隨著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2024年新生兒數創歷史新低,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生育保存議題。近年來,隨著玻璃化冷凍技術的進步,讓凍卵成功率大幅提升,為現代女性的生涯規劃提供更多彈性。隨著現代社會晚婚趨勢,許多女性因職場發展、經濟考量或尚未找到合適伴侶等因素,無法在理想年齡完成生育。吳成玄醫師表示,凍卵技術的出現,正是為了打破這個生理限制,讓女性能在卵子品質最佳的階段預先保存,待時機成熟再做生育決定,不僅是醫學突破亦是女性自主權的延伸。 -
高齡備孕有方! 婦產科醫從備孕策略到生殖技術全解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35近年來,演藝圈高齡產子的消息頻傳,繼「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於47歲成功產子後,46歲女星洪小鈴也在去年底宣布懷孕喜訊,再次引發社會對於高齡生育議題的關注。隨著現代女性教育程度提升、職業發展重心轉移,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晚婚晚育已成為普遍趨勢。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已超過30歲,初產年齡更接近32歲,這使得高齡懷孕成為許多家庭必須面對的現實挑戰。 -
感染菜花會自行痊癒?醫:延誤治療恐致癌 孕婦要警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4593許多人誤以為菜花會自行痊癒,但事實上若不治療,反而會持續增和擴散。延誤治療還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男性可能增加陰莖癌風險,女性則大幅提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因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而不是抱持「等一等就會好」的心態。 -
癌症治療等於生育夢碎? 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守住生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217衛福部今日宣布,自9月1日起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初步適用對象為我國國籍18歲至40歲乳癌或血液癌患者,提供取卵療程或取精處置保存補助,凍卵最高補助費用新台幣7萬元,凍精最高補助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估首年600名癌友受惠。 -
荷爾蒙波動與社會角色轉換 女性4大階段易觸發憂鬱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079從青春期的悸動、懷孕生產的喜悅,到更年期的身心轉換,女性的生命歷程在先天上就與男性不太一樣。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單家祁表示,女性在成長過程中,伴隨著獨特的荷爾蒙波動與社會角色壓力,這些都可能成為憂鬱情緒的觸發點。女性需要充分了解有醫學實證的方法,才能真正面對與解決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情緒挑戰。 -
黃金凍卵期!提高未來受孕成功率 女性把握30至35歲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9779現代社會晚婚、晚育已是常態,根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面對生育年齡不斷推遲與未來的不確定性,許多女性在實現自我或投入事業的同時,也開始思考:「如果我還沒準備好,卻又不想放棄當媽媽的機會,該怎麼辦?」。此時,「凍卵」便成為選項之一。 -
醫療性凍卵凍精拚年底上路! 將以乳癌、血癌患者優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71想要保有一線「生」機,不少育齡癌友自費存精存卵,衛福部國健署今天宣布,將推出「醫療性凍卵補助」,優先補助乳癌患者凍卵,男性血癌患者凍精,前者將比照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凍卵女性首次最高補助7萬元,至於男性血癌患者凍精,則補助數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