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智齒
-
缺牙解決方案以植牙優先 成功植牙注重每一個植牙環節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840祐民牙醫的植牙特色,在於完成後能呈現如同真牙般自然且耐用的效果。對於品質有一定要求,楊大為醫師分享,植體選用國際知名品牌諾保科(Nobel Biocare),兼具高穩定性與耐用度,對患者更有保障。此外,從植牙流程的每個環節設計都精心講究。補骨方面,力求補得完整紮實,以打造穩固的植牙地基;補肉則是為了擁有飽滿的牙肉保護牙齒,並確保植體植入正確位置。如此一來,最終製作出來的假牙,在大小與形狀上都能恰如其分,外觀也能達到如真牙般的自然透亮感。 -
拔智齒!網友熱議6大迷思 智齒一定要拔嗎?最多人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92《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拔智齒問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智齒一定要拔嗎?」最受到網友熱議,便有網友提到拔智齒雖沒有絕對的必要性,但只要智齒的生長角度、空間出現問題,難以清潔進而引發紅腫、疼痛時,便需要依照醫師建議拔除。 -
缺牙不治療恐影響外觀 自體牙移植有助恢復咬合與美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71新竹臺大分院牙科部張紘銘醫師說明,黃小姐案例即為自體牙移植,當病人因先天發育、外傷、齲齒等原因失去牙齒時,用病人自身的其他牙齒移植並取代,不僅能恢復咬合功能,也能提升外貌美觀。隨著數位牙科進步,在以牙科電腦斷層和光學口腔掃描進行資料收集後,醫師得以在電腦軟體上模擬移植手術,並藉由導航和導板等工具精準地執行手術計畫。 -
蛀牙太深只能根管治療? 部分神經受損採1療法能救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888祐民牙醫院長楊大為醫師說明,「活髓保存術」必須借助精密的顯微鏡放大,才能確保蛀牙完全清乾淨,局部壞死神經完全移除,對醫生技術要求非常嚴格。楊大為醫師強調,祐民牙醫秉持的首要目標,是盡最大努力想辦法救回患者的牙齒,應以保留牙齒為優先考量。當牙齒僅蛀到部分神經還是有救的,比較好的做法是保留健康神經,再治療填補蛀洞,讓牙齒回復美觀狀態,以期讓牙齒可以繼續長久使用。 -
植牙成功的關鍵在哪裡? 專業牙醫師盤點3要件缺1不可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733楊大為醫師比喻,就像房子一定要蓋在很穩固的地基上,植牙也是,補骨就像是打地基。當牙齒拔掉後,牙齦骨會開始萎縮,因此當缺牙問題發生時,建議要把握時間趕快進行「補骨」,一方面能避免地基流失得太嚴重,若放任讓骨頭整個塌掉,之後植牙階段就會很困難,畢竟要有骨頭,牙齒才能夠存在。而補骨的方法大致是這4種:齒槽脊保存術(拔牙即補骨)、水平補骨、垂直補骨、以及鼻竇增高術。 -
蛀牙不治恐致命?5旬男齲齒釀蜂窩性組織炎 醫警告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70當齲齒發生時,如果放著不管,就會越蛀越深,形成嚴重齲齒引發牙髓炎甚至牙髓壞死。當牙髓壞死後,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將壞死的神經血管及細菌清除。有些民眾覺得牙髓壞死後,牙齒反而不會疼痛不適,就不須治療。但事實上,細菌會在牙髓腔中大量孳生,造成根尖周圍炎的慢性發炎。當身體免疫力狀況良好時,它能和平共存,一旦身體狀況不好,像是糖尿病病患、老年人或是經常熬夜睡不好的人,就可能會開始腫脹化膿,甚至造成齒源性蜂窩性組織炎。 -
智齒疼痛!恐發生6大症狀 網友:後排牙齒易因1事蛀牙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031美國牙科學會(ADA)口腔健康網站指出,智齒通常在17到21歲時生長,而智齒的生長狀況也是千百種,同時也會伴隨著許多不同的症狀,進而造成生活的不便,或影響口腔健康,究竟哪些症狀是最多人在長智齒時會經歷的煩惱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智齒可能引發症狀」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智齒可能引發症狀排行。 -
脫了口罩卻不敢露出自信微笑? 問題出在5大齒科煩惱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80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政府也漸漸鬆綁防疫管制措施,「無罩時代」中,難遮住的就是民眾的「齒科問題」,而除了牙齒不整齊、黃牙外,齲齒、智齒等也是網友們熱議的齒科煩惱,除了有可能會影響美觀,進食時所帶來的不便與不適感更是要人命。《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齒科煩惱」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齒科煩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