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暈眩
-
BNT幼兒疫苗將開打! 家長如何選?帶您了解疫苗差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27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黃立民教授強調,目前沒有科學數據支援幼兒疫苗混打,美國FDA和台灣專家也皆不建議幼兒混打疫苗,對於幼兒疫苗的首針,家長可就成效、安全性等資訊並評估自身的考量;但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所以施打完1劑疫苗後就不再打了。
-
染疫康復仍有心臟相關症狀 這幾類人罹患長新冠易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73心臟相關症狀也是新冠肺炎確診者常有的狀況,部分確診者飽受胸悶、胸痛所苦。醫師表示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心悸;而改變生活型態並配合指示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症狀,重回健康「心」生活。 -
HPV疫苗可預防多種病毒感染 專家籲青少年男女都接種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5HPV疫苗可預防7成以上的子宮頸癌,保護力至少10年以上,國內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成效佳。且HPV疫苗在預防菜花以及頭頸癌、肛門癌方面,成效顯著。因此專家建議可將青少年也納入HPV疫苗公費接種範圍。 -
本土+20824!疫情漸緩死亡+34 中重症+88、MIS-C+3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7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31)日新增2萬824例本土個案、245例境外移入個案,以及88例中重症個案、34人死亡。在重症個案上,新增3名「孩童多炎症症候群」(MIS-C)個案,其中1名6歲男童雖無確診紀錄,但檢驗抗體發現曾感染新冠肺炎,為國內第2例未確診紀錄的MS-C個案。 -
新冠染疫耳朵嗡嗡響!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耳鳴致病原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613民眾普遍認為,神經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恢復!對此,李宏信醫師則分析,以現在醫學發達,其實只要讓神經點上營養劑,透過增進血液輸送進內耳,使神經因而恢復其功能,耳鳴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 -
腦中風幾乎0前兆! 醫列「8大奪命因子」中3項極危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27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陪市長柯文哲參加餐敘,卻突然中風送醫急救,引發大眾關注,目前正在加護病房觀察中。醫師指出,腦出血又稱出血性腦中風,關於腦中風過往的刻板印象大多數人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發生,但其實年輕型腦中風比例有明顯逐漸增加的趨勢。 -
春天溫差大慎防腦中風危機 醫師提醒4類高危族群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53為何溫差大與腦中風的發生率相關?侯盈仲醫師解釋,因氣溫變化會誘發血管收縮,使得血壓高低起伏,當血壓急劇變動,可能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若腦血管原就狹窄或曾發生腦中風的病人,易因血管收縮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
葉酸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與活化 孕媽咪如何補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5020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而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在備孕期多加攝取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在良好健康狀態下懷孕,讓寶寶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