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機器人
-
醫療結合AI人工智慧 達文西手術傷口小復原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20台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指出,機器人手術應用領域越來越廣,現已擴及頭頸部、心臟外科、胸腔外科、胃腸外科、肝膽胰、泌尿科、婦產科、大腸直腸外科以及護理等9大領域。
-
AI時代機器人植髮 醫師手感細密難取代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792為了挽救髮量,許多人開始注意頭皮保養,但保養效果因人而異,一旦毛囊壞死,植髮就是重建髮量的唯一選擇。張惟皓說明,創新FUE無痕植髮技術不需切下頭皮,醫師利用植髮筆取出毛囊,並按照種植部位、毛流走向,調整不同的角度慢慢種植,過程中須精準控制深度及力道,只要醫師熟練度與專業經驗豐富,植入毛囊的存活率就能提高。
-
首位Pepper乳癌衛教師 教癌友復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78台北榮總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舉辦國內首位乳癌衛教機器人Pepper正式上線記者會,乳房醫學中心曾令民主任介紹台灣醫界最特別的乳癌衛教師,外型可愛,除了衛教之外,它還能示範乳癌術後的9大復健運動。 -
台灣首屆醫療科技展 百大醫護團隊共襄盛舉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56知識的普及讓許多民眾提升了保健醫療觀念,不過當疾病來臨時,對於醫療抉擇難免感到徬徨無助,為了讓國人對醫療知識更加了解,以便在關鍵時刻能為自己或家人找到正確的醫療方案,衛福部、台北市政府、農委會以及Taiwan Healthcare Plus平台共同主辦首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期望藉此提升民眾的醫療知 -
國內廠商研發聲控床 智慧輔具供脊髓傷者體驗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89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陳適卿指出,國內脊髓損傷患者平均每年新增約1,500人,而在脊髓損傷患者中,有六成九的比例為下半身癱瘓,三成一比例為四肢癱瘓;許多患者不僅必須聘請看護協助生活起居,還得花錢購買國外進口的輔具,經濟壓力也是重擔。事實上,國內有許多廠商投入研發智慧輔助科技產品,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價格也相對友善。
-
癌細胞產生抗藥性 更換標靶藥物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4157目前對於末期肺癌的治療有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標靶治療是普遍方式之一。 -
醫療結合穿戴式裝置 避免急診暴力憾事發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82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6年急診室通報暴力事件達294件,其中1/3皆為酒醉鬧事引起,而酒醉民眾的醫療照護,也因為當事者的情緒問題,導致評估困難。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指出,急診室常見酒醉民眾與醫護人員發生衝突,不僅傷及醫護人員,也影響其它患者的就醫權益。 -
MIT醫療機器人出任務 運送手術髒汙器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24彰基明基智能、彰化基督教醫院與慧誠智醫攜手設計智慧醫院2.0環境,除了智慧機器人,成果還包括智慧藥材倉儲、智慧院內導航,以及智慧病房。其中病房裡的智慧床地墊平台,可有效預防褥瘡,透過三階段離床預警設計,還能預防嬰幼兒掉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