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檢測
-
肌少症易增骨折風險 AI模型助早期預測、優化長者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53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生活作息之影響,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來備受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偕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臺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等單位11月8日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集美、日、港等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共議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等議題,肌少症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盼能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 -
膚質非乾即油?混合肌是常態 AI皮膚檢測讓保養更精準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329黃政傑醫師以EVE Muse AI皮膚檢測儀為例,以高解析度影像與多光譜掃描技術,深入分析斑點、血絲、毛孔、膚色均勻度等問題,甚至能模擬未來老化的狀況。這些檢測的數據,能為醫師提供更多客觀的判斷依據,以及更科學的保養與治療建議。 -
女藝人經期紊亂!醫揭「泌乳激素過高」是禍首 干擾排卵恐致不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09近日藝人賴慧如因經期紊亂就醫,檢查後發現是泌乳激素過高導致無法排卵。婦產專科沈思佑醫師說明,許多女性將月經不準當作小問題,但其實這往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泌乳激素失衡是導致月經不規則、排卵障礙與不孕症的常見內分泌問題之一,即使沒有在哺乳期,也可能因為泌乳激素過高,導致整個生殖系統停擺。 -
蒼藍鴿告別近視! 大學眼科:新型植入式隱形眼鏡詢問度飆升20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200台灣近視人口不斷攀升,視力矯正已邁入「第四次視力革命」。大學眼科今年引進全新一代EVO ICL「微中央孔後房型」植入式隱形眼鏡後,門診詢問度已飆升20倍,成為2025年最受矚目的視力矯正技術之一。這股風潮甚至吸引知名醫師兼YouTuber「蒼藍鴿」於10月親身體驗,術後視力恢復至1.2並表示極高滿意度,使EVO ICL成為醫界的熱門話題。 -
長庚運用「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 推動腸道精準醫療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523國科會積極布局推動「微生物相在精準健康之研發及應用計畫」,整合產學研醫能量,建構本土菌株資料庫並開發臨床應用。長庚醫院在國科會「微生物相計畫」支持下,結合臨床與分子檢測技術,率先推出台灣「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服務,可分析超過14萬種微生物與抗藥基因,協助醫師預測腸炎、大腸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風險,開啟腸道精準醫療的新時代。 -
台灣綠色萃取技術永續創新! 從實驗室引領健康新革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90近期由國科會指導、嘉義大學主辦的「台灣機能性作物綠色萃取聯盟」成果發表會,展示多項創新健康產品,從天然防曬劑到植萃保健品,都採用環保且高效的綠色萃取技術。這不僅呼應全球對永續健康的重視,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安全的保健新選擇。 -
打呼沒病識感恐釀重症 醫揭複雜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03許文龍醫師曾收治一位30多歲的陳先生,他有20多年東洋劍運動習慣,雖曾做過鼻中隔和鼻甲手術,但夜間呼吸問題仍未改善。經檢測,他確診有阻塞性病變:每小時有60至100秒停止呼吸,血氧濃度降至85%;X光檢查顯示中鼻甲過度肥大。以往他劍擊10至20分鐘便呼吸不順,經過進階版手術調整後,即使運動1小時仍輕鬆順暢,晚上睡得好,白天也更有精神。 -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34梁峻銘醫師說明,目前台灣執行膝關節自體軟骨移植已累積約2千多例,統計成功率高達9成以上,前提是必須符合適合手術的條件才能進行。術後半年持續追蹤軟骨再生狀態,會透過影像輔助觀察膝關節彎曲度是否趨向正常,合併患者本身疼痛減緩的舒服感受,多數患者會描述活動從初期受限,逐漸變得靈活順暢,疼痛指數甚至降至1或2,代表軟骨順利生長,實際生活品質也因此獲得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