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止咳
-
寒露養生! 中醫:建議民眾穿室內鞋、頸部保暖防感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869「時露寒冷,而將欲凝結,故名寒露。」根據古籍記載,寒露為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同時也是秋季中的第5個節氣。寒露的到來,代表氣候會從早晚溫差極大的「秋老虎」轉變成寒冷的冬天。俗諺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提醒民眾在寒露到來的時節,在家中要盡量要穿著室內拖鞋,避免足底直接受到地面寒氣影響而造成身體不適。特別是年長者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者更需多加留意。 -
秋分節氣到! 中醫:百合蓮子湯助養陰潤肺、緩解秋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17秋分之際,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代表這1年已經過了3/4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幾乎等長,在這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 -
日常小病小痛突然找碴? 中醫師推「中醫急救包」備用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55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小病小痛,例如感冒、腸胃不適、扭挫外傷等。這時候,如果家中備有一些常用的中藥材,就能在第一時間派上用場,為我們的健康提供即時的幫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家裡該準備哪些中藥,打造一個實用的「中醫急救包」吧! -
喉嚨乾癢、咳不停如何舒緩? 8種「潤喉飲食」助開嗓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045咳嗽成因多元,可能與呼吸道感染、過敏、空污或用嗓過度有關。特別是換季時,喉嚨不適感更會加劇,影響日常生活。除了尋求專業診斷,不少人也會透過飲食來緩解不適。本文整理出網友熱議的「潤喉飲食」,幫助您對抗喉嚨困擾。《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潤喉飲食」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8大潤喉飲食有哪些。 -
辨別藥材真偽! 消基會進行黃耆等4種中藥材基原鑑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9629國內的中藥材主要來源為境外,加上各種藥材的產地也不盡相同,有些中藥材品項因慣用名稱的差異,就容易出現同名異物、同物異名、混淆誤用、代用及偽品等情形,特別是許多植物經過乾燥及切片等加工過程後更是難以辨識,功效也不盡相同,若是誤用藥材,除了價格的差異外,也會影響民眾的用藥安全,因此中藥材的鑑定就顯得十分重要。 -
新冠變異株不可輕忽! 居家儲備5大防疫物資有備無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911近期國內COVID-19疫情再度出現升溫跡象,根據疾管署公布數據,近2週社區新增通報病例明顯增加。疫情預估將於6月底、7月初達到高峰,單週新冠就診人次可能上看5.5至6.5萬人次。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特別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趁早備妥家用常備藥品與基本防疫物資,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健康、守護家庭,建議居家應自主儲備以下基本防疫物資,適量備用、切勿囤積。
-
影像檢查前給化痰藥? 專家:保護腎臟免受顯影劑損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399在接受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時,都需注射顯影劑,不過,民眾在檢查前,常拿到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一時間常覺困惑,又沒咳嗽,也無濃痰,「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貼文表示,此藥物可讓血管舒張,增加腎臟血流,降低顯影劑對於腎臟的傷害。 -
網傳「無糖綠茶加半糖紅茶」可治咳嗽? 中醫師解疑惑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8304近日網路盛傳咳嗽咳很兇,可以去手搖飲店買無糖綠茶加半糖紅茶,溫的喝3天就不會咳了?此一止咳偏方奇效引發上萬網友熱烈關注,究竟是否有效聽聽中醫觀點說分明!然而,這種組合缺乏針對性,因此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糖分可能滋生痰濕,反而會造成痰咳,寒溫對沖也可能降低整體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