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止痛
-
處方箋大變革! 石崇良:避免有藥可用卻出現缺藥假象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674國內處方箋大變革,健保署先從牙科著手,推動2階段改革,未來牙科醫師開立處方箋,上面只會有成分名,不會出現藥名。對此,醫師公會全聯會等10大醫師團體公開反對,認為此舉將損及民眾用藥品質及醫師處方權。不過,疾管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會是3贏局面,且能避免明明有藥卻沒有商品的缺藥假象。 -
咖啡因恐導致偏頭痛? 及時治療偏頭痛不能只靠止痛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2台灣約200萬人飽受偏頭痛之苦,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女性發生偏頭痛的機率是男性的3倍,且以18至50歲的青壯年族群最為常見。台灣頭痛學會表示,偏頭痛為常見神經系統疾病,對患者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希望企業能夠打造友善的辦公環境,降低誘發頭痛的因子。 -
未來看病領藥處方箋不再寫藥名改成分名? 牙科先試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12至醫院看病領藥,藥袋註明商品名、學名,但不見得標示成分名,衛福部健保署表示,今年10月起,牙醫診所開立藥品處方箋時,醫師如在藥品後方註明「不可替代」字樣,必須說明原因,如果沒有說明,將視為可以替代,方便社區藥師調劑。半年後(明年4月)處方箋,則不再寫藥名,而改為成分名。 -
省不到30萬!14項指示藥品退出健保 自8月1日起生效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235健保原本就不應給付指示藥品,但目前繼續支付815項指示藥品藥費,健保署公告,自8月1日起,14項指示藥品退出健保,品項多屬止痛藥、維他命、消化酵素,大都為保健食品。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以民眾健康為優先,將逐步檢討,遵照健保規定,採漸進式脫鉤。 -
人老了膝蓋痛正常?可從這6大原因 找出根源對症下藥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3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膝蓋痛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膝蓋及周邊組織受傷」最受到網友熱議。若膝蓋骨、周邊韌帶、肌腱、半月板等組織受損,便容易引發膝蓋不適。 -
假日運動揮棒跑壘腳後跟肌腱8成斷裂 採1療法恢復行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0林大弘醫師說明,PLT是取自病患自身血小板,經活化及凍乾技術製成乾燥凍晶粉末,內含豐富生長因子。相較於傳統PRP治療,PLT僅需抽血1次即可製作10至20瓶凍晶,每瓶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高於PRP約8倍,治療效果更持久,且少有過敏或排斥風險。 -
護腎8守則!國健署推動腎病識能 全台逾4百家診所加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4慢性腎病是沉默的殺手,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患者發現時往往已相當嚴重,因此及早預防腎臟病發生是很重要的課題!國民健康署今(4)日表示,想維持腎臟健康必須預防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飲食均衡、少攝取加工食品,以及不吸菸且不濫用藥物等,才能避免腎功能損傷。 -
開立生物相似藥省健保藥品支出 健保署推3年試辦計畫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096健保署推出為期3年的試辦計畫,鼓勵醫療機構使用生物相似性藥,醫師開立6大成分處方藥品,在現有診察費外,再多支付醫療點數150點(約135元),希望占比從目前7.38%,提升至30%,預計可節省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