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子造影
-
大腸癌常見致病原因公開! 醫直言及早做1動作可預防
癌症新知 / 腸癌7695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1個約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結果顯示為惡性腫瘤,並確診為「直腸癌第二期」。 -
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43約4分之3的癲癇病人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但小靖屬於「頑固型癲癇」,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多數時間都臥病在床。直到去年小靖在加護病房病況危急時,持續安裝葉克膜1星期才得以維護生命存續,沒想到出院後癲癇不再發作,直到3個月後才又再次復發。 -
國衛院新3T磁振造影 大腦神經束一眼可看穿!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22國衛院副研究員郭立威指出,這套系統平台是由國衛院團隊自主研發整合,並與台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團隊共同合作,未來將可透過不同尺度的梯度磁場系統,進行臨床應用及臨床前動物模式的影像研究。 -
失智症不是只有阿茲海默 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早期確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2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可分為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就占了約6至7成。由於失智症早期症狀與老化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因此容易被忽略,甚至就醫後也未能正確診斷失智類型。 -
畸胎瘤生於頸部多為惡性 醫呼籲及早治療以免奪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308蔡青劭醫師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因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故能從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然而,約95%至98%的畸胎瘤為良性,存在卵巢或睪丸中,僅少數2%至5%的畸胎瘤生於頸部,且多為惡性。 -
乳篩工具有7種 黃星華醫師健康開講說分明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508乳癌可藉由「分期」界定癌細胞在體內的範圍,第0至3期都屬於早期乳癌,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都有70%以上,但進入第4期後存活率大幅跌至24%,證明「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對於病情控制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乳房篩檢的工具分7種,其功能性不盡相同,黃星華簡單分析各個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讓處於不同年齡、風險族群的民眾能充分了解,並選擇當下最適合自己的篩檢方式。 -
甲狀腺癌非女人癌 男性患者死亡率高於女性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1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林振源醫師表示,甲狀腺癌病因不明,研判應與輻射或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但死亡率則男性高於女性,且與腫瘤容易復發和轉移有關。 -
癌症骨轉移非絕症 早期診治增加存活率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2194如何診斷有無癌症骨轉移?除觀察病患家族病史、個人醫療紀錄外,骨腫瘤組織切片檢查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另外,也可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值,或骨掃描、X光、電腦斷層、正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