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念
-
董氏基金會推憂鬱情緒篩檢 適時了解情緒狀態接住自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1410月是世界心理健康月,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六,是台灣的憂鬱症篩檢日。2000年起,董氏基金會結合相關醫療單位共同發起呼籲,提醒民眾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時時篩檢情緒並適合尋求專業協助。根據2022年3月發布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進行憂鬱情緒篩檢後,能及時獲得追蹤與診療的患者比例偏低,需更強化基層醫療篩檢與治療間的整合服務,讓憂鬱患者適時獲得診斷與治療。 -
整外專科張大力院長抗發炎處方箋 減齡生活啟動免疫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57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是希臘文的「火焰」,喻為人體防禦機制,目的是對抗外來病毒細菌的侵擾,抵禦感染、修復受傷組織。慢性發炎在短期內並不會感覺到迫害,但長期下來對健康的細胞、組織、血管等會造成損害,進而引發許多代謝老化問題或慢性病。張大力院長推廣「抗發炎減齡生活」,結合醫藥抗發炎模式合作,透過「營養」降低發炎與預防醫學「保養」兩大面向延伸。 -
疫情爆發後感到社交焦慮? 專家曝背後原因提關鍵解方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457為什麼許多人在COVID-19後,第一次感受到社交焦慮,專家說過去從未經歷過社交焦慮的人可能會驚訝有這種感覺。
-
2021年失業率創7年以來新高 保持正念可減少求職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89該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平均年齡37歲,有40%為女性,共177位,平均已失業28天,每周以網路調查邀請受試者填寫問卷,像詢問是否感到氣餒或憂鬱等,持續共20周。結果發現,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 -
開工第3天你還在厭世嗎? 快來檢測工作壓力是否超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12通常壓力來源可分成:外在壓力事件(工作、人際關係、親人的照顧等)、內在壓力事件(自我要求、對於未來的憂慮),審慎評估自己的壓力源頭是什麼,並從中找到壓力源頭與梳理相關的思維。 -
正念練習提升專注力 心理師:3個方向觀照自身不批判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581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惠娟表示,當我們腦中存在越多的煩惱,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就越多,然而本來應該是幫助我們適應壓力的皮質醇,如果長期增高,對生理上卻可能產生有害的影響。 -
疫情之下的「心災情」 醫事人員壓力大恐造成心理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63彭鍾伃說,今年夏初台灣疫情突然緊繃,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直到入秋才逐漸趨緩,隨著疫苗覆蓋率漸增,全民將走入後疫情時代,學習和病毒共處,如何順應環境變化並維持心理健康是相當重要議題。 -
節食、吃代餐效果缺乏醫學根據 9方法減重讓你瘦下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764雖然節食、減肥食品和代餐,皆聲稱可以快速減重,但大多都缺乏科學證據。然而,透過某些方式仍可以達到體重管理,例如運動、計算卡路里、間歇性禁食和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