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氟
-
該不該矯正?幾歲適合? 醫師破除牙齒矯正常見迷思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10首先,先來瞭解一下,為什麼要矯正呢?林嵐婷說,牙齒除了咬合咀嚼的功能,其實對美觀和發音,甚至是顳顎關節,都有其影響和重要性。嚴重暴牙或者戽斗的病人,除了容易對外表不滿意之外,在吃東西時,也可能因為咬不斷食物,影響消化,進而影響腸胃道。另外,一些唇舌音可能也發不清楚,口齒變得不清晰。這些患者當然有其矯正的必要性。 -
先天性心律不整造成的嬰兒猝死 恐與基因突變有關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37最新出爐1份荷蘭研究,2月發布於《國際鑑識遺傳學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Genetics),研究針對102名荷蘭猝死嬰兒案例進行基因檢測,發現有近6成(58.8%)的案例帶有導致心律不整的基因變異,其中有3個基因是首次被發現,有7個基因在此研究中首度證實有關聯性。 -
「檢、刷、線、嚼」落實口腔保健 對身體好處有這些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12每年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World Oral Health Day)」,今年主題為「說『啊』!口腔健康大家一起來」,將口腔保健定位為全民運動,呼籲全民一起來守護口腔健康。 -
預防蛀牙的氟化物過量恐成氟斑牙 反增加蛀牙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42雖然氟化物有助於增強和保護牙齒琺瑯質,但過多的氟化物卻會帶來氟斑牙,也就是出現牙齒變色,且有礦化不全的問題,會增加蛀牙風險。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1項調查發現,大約25%的美國人口(6至49歲)有一定程度的氟中毒,即琺瑯質褪色(通常呈現泛黃色),當0至9歲左右的兒童(牙齒形成的年齡)在牙齒生長期間內暴露於高濃度的氟化物中,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
氣炸鍋料理少油又方便 遵守2大原則更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82高彩華表示,氣炸鍋原理類似於旋風烤箱,均利用空氣循環加熱,以食物本身的油脂來烹煮,減少用油量、降低食物的熱量,使用時不會產生大量油煙,較符合健康料理訴求。 -
肺炎疫情人心惶惶 台發表治療過程登上國際醫學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63彰基指出,該名女患者為台灣第5宗確診的境外移入個案,年齡52歲、具第二型糖尿病病史,返台前在武漢地區居住3個月,1月20日搭機返台,在該航班上,有另一名乘客在入境時出現發燒症狀而立即被轉至醫院,採檢咽喉拭子,1月21日報告顯示病毒呈陽性,被證實是台灣第1例已知的SARS-CoV-2感染病例。 -
鼻塞習慣張口呼吸嘴巴乾燥 缺乏口水滋潤蛀牙跟著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488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醫師黃茂栓表示,牙齒會蛀牙,主要因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酸性物質腐蝕,導致牙齒傷害發生,口水則有酸鹼中和的能力,能讓酸性物質減弱,牙齒就比較不容易受到侵蝕,但口水量不足時,酸性物就會直接侵蝕牙齒,長時間下來蛀牙風險也就增加。 -
癌症篩檢再進化 不只低輻射量準確率也大幅提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44振興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劉仁賢表示,正子斷層掃描儀於1970年問世,經過多年來改進,以及正子同位素藥物的進步,目前已經成為診斷癌症的重要工具,全台共有5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