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候變遷
-
氣候變遷影響肺病 北醫團隊:溫差降5度PM2.5濃度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29最近早晚溫差極大,清晨不到20度,中午卻可能破30度,北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如果24小時內溫差超過5度以上,肺阻塞患者容易發病或病情惡化,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 -
中研院跨域研究登國際期刊! 揭全球17個暖化嚴重山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1由於全球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使得山區氣候變化的量化成為一大挑戰。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此研究成果已於本(2024)年3月27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
埋葬蟲遭蟎寄生會對生態平衡造成威脅? 專家提出見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51今(20)日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系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發布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孫烜駿及其團隊最新研究〈生物力學使蟎在宿主埋葬蟲身上佔據獨特的生態空間區位〉。本篇研究透過觀察2種寄生在埋葬蟲身上不同位置的蟎,在埋葬蟲身上的生態區位分佈,發現即使是不同種蟎間存在競爭關係,彼此也無法相互取代生態上的功能。 -
使用過的暖暖包如何處理才環保? 環保署教你正確方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22近期氣溫驟降,不少民眾除了會穿著禦寒衣物,將全身包緊緊外,暖暖包、熱水袋等小物也成了保暖必備的搶手貨,其中暖暖包更是許多人的最愛,無須裝熱水,只要搓個幾下,再放進口袋內幾分鐘後,便會產生溫熱感,相當適合於天氣變冷時使用,但你知道這種拋棄式的暖暖包內含什麼成分嗎?如果隨意丟棄的話,竟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 -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杜拜展開 減少碳排放量成焦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00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目前正如火如荼在杜拜舉行,「減碳」是今年會議的討論重點,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今(5)日發布《2023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新高,若要維持50%將升溫限制在1.5°C、1.7°C與2°C的可能性,依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能再排放5年、7年及15年的時間。 -
炎熱更厭世!研究:年均溫逾23度 罹重度憂鬱風險漸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86日前國衛院與台灣大學醫學院合作的研究指出,炎熱的天氣恐引發憂鬱情緒:人類最適合生活的年均溫為攝氏20到23度,如超過這溫度,每多1度,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就略有上升。不僅台灣的時序進入夏季,世界各國多發生氣候變遷引發的高溫炎熱天氣,引發全球人類的「厭世」危機! -
迎接ESG淨零轉型浪潮! 研華攜手產業夥伴共創新契機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168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公司舉辦「2023研華嵌入式設計論壇」,從全球持續關注環境永續、淨零碳排為議題主軸,攜手25家產業夥伴與專家,透過嵌入式邊緣運算的創新技術,推動新興產業商機智慧自主移動與製造、永續綠能、智慧城市等3大主題,展現ESG落地實證及耕耘的成果。此外,研華於今年正式向RE100官方申請加入企業會員,響應RE100淨零;預計2030達到50%、2040達100%再生能源使用。 -
解缺水危機! 科學家以阿茲海默症類澱粉蛋白淡化海水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026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台灣最近幾年都面臨缺水危機。既然天空不下雨,有科學家開始思考海水淡化的可行性。1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mall》的論文,科學家利用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類澱粉蛋白」來傳輸水分子,甚至達到海水100% 脫鹽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