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溫低
-
換季「玫瑰斑」爬上臉 對付酒糟性皮膚炎專業醫師出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0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表示,酒糟性皮膚炎(玫瑰斑)典型症狀就是在臉上看到紅色斑塊,原因在於臉部皮膚受到刺激,導致慢性皮膚發炎,有時會皮膚發紅,感覺發熱、刺痛、癢,可能會有膿皰與膿斑,也可能因血管擴張,導致皮膚不平整,看起來皮膚粗糙,外觀看起來就像酒糟模樣。 -
高血壓患者做好自我管理 遠離併發症有訣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64林清煌提醒,高血壓的症狀並不明顯,民眾若時常感到頭暈脹痛、易倦怠,就可能是警訊,需要進一步量測血壓,並尋找可能導致血壓升高的病因。若家族有高血壓病史,建議40歲以上民眾養成量血壓的習慣,隨時追蹤自己的血壓變化。 -
日夜溫差大測量血壓不馬虎 專家提出722建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81血壓非常容易變動,可能因活動、氣溫、心情等多種刺激變化,日本高血壓學會(日本高血圧学会)建議,1天最好在早與晚分別量1次血壓,早上是在起床1小時內,小便後、服用血壓藥、吃早餐前,測量前先平心靜氣坐著1至2分鐘,晚上則是在睡覺前,同樣測量前平心靜氣坐著1至2分鐘。 -
運動傷害4大主因 尤以這個對夜間運動造成傷害最大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325中華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簡文仁表示,運動傷害大致上可分為4個主因,分別為熱身不夠、肌力不足、姿勢不良、環境不佳。臨床中,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讓人誤判,如果晚間運動時熱身不夠,在肌肉與神經都還沒有準備好的狀態下,運動傷害風險就會增加,輕則肌肉酸痛,重則危及生命。 -
「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驚傳猝死 胸悶、喘是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29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王宗道說明,許多人以為冬天氣溫低才會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其實不然,酷熱夏季也可能出現心血管急重症,季節不是絕對因素。 -
老年人皮膚亁癢難耐 不慎抓破皮恐反覆感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14老年人除身體機能日益衰退,皮膚乾癢到抓破更屢見不鮮。1位年過百歲的老太太,因為皮膚乾癢抓到4肢和身體已經呈現紅紅的傷口,尤其腳部最為嚴重。過去3年內孩子常帶她前往皮膚科報到,但病情反反覆覆,皮膚問題始終無法穩定,經過親友介紹轉看中醫,治療4個月後,皮膚表面已恢復正常,現在也不再為搔癢抓到皮膚出血所苦 -
她無心血管病史卻心肌梗塞 原來是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10侯甚光指出,在缺血性胸痛病患中,約有1%至2%罹患心碎症候群,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許多人在壓力下時出現症狀,一旦情緒激動,就會頭暈、頻喘、心痛、胸悶。冬天氣溫低,容易影響血管收縮,心碎症候群發生機率會些微增加。 -
保健食品可降膽固醇? 醫師:效果有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57台大醫學院副教授暨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醫師表示,高血脂導致冠心病、周邊動脈疾病或腦血管疾病,其中關鍵就在於「壞膽固醇過高」,這才是造成冠心病及周邊動脈疾病的元兇。壞膽固醇偏高,斑塊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硬化狹窄,阻礙血液流通,並讓動脈粥狀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