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象局
-
入冬最強寒流報到 醫回想6年前流感大爆發籲快打疫苗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183相信今(13)日你已經感到相當寒冷,不過12月14日為寒流到來的時刻。氣象局表示,在周末將有入冬最強冷空氣。實際上,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種人數超過去年同期70多萬劑,從2021年的541.8萬人次到2022年的614.9萬人次。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回想起2016年霸王級寒流到來,隨後A、B型流感爆發。 -
冬日氣溫變化大!醫師提醒銀髮族 正確量血壓慎防血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0近日天氣濕涼,中央氣象局表示,7、8日兩天東北季風稍減弱,各地早晚仍稍涼;基隆北海岸有雨,臺灣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短暫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部地區及馬祖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今日中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溫變化大,最需要小心的是年長者可能發生心肌梗塞等猝死風險。醫師建議積極追蹤血壓,提早掌握心臟健康。 -
冷氣團到!慎防心血管未爆彈 2大族群保暖工作不馬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37根據中央央氣象局指出,近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外出時,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保暖衣物、襪子及鞋子等保暖物品,避免氣溫的差異可能促發心血管或中風的風險。 -
秋冬濕冷適合洗個熱水澡 使用熱水器慎防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52相信大家出門都感覺天氣真的變涼了,前幾日的豔陽與炎熱天氣已不復見。中央氣象局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7日到9日的東北季風增加,雨勢將變大;雙十連假後北台灣低溫將降到20度。在這樣的天氣,洗個熱水澡最為舒適,近年因為熱水器使用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每年都有,即使是2022年2月都發生過,顯示正確安裝、使用熱水器,刻不容緩。 -
颱風天防災必備有哪些? 別只囤泡麵!「這項」不能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864颱風來臨前,超市商品被搶購一空是常見景象。但其實只要做好適當的防災措施,並準備足夠因應颱風的物資,就能有效的降低損害。關於「防颱用品」,網路上討論度最高的便是「食物」。「保暖衣物」、「飲用水」同樣榜上有名。颱風是少數可以預警的天然災害。提醒民眾在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時,趁早做好防颱準備,待在家中避免冒雨外出,才能保障生命與財產的安全。 -
溫度持續飆升熱爆了!尿尿出現5顏色 當心恐中暑徵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4因為民眾網購情形增加,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僅面臨送貨壓力更要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進而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處理不當,更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其死亡率超過30%。 針對在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國民健康署提醒,「預防熱傷害3要訣」,以提前預防熱傷害的發生: 要訣1、保持涼爽1.裝備選擇‧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 -
夏日預防熱傷害! 下載「樂活氣象APP」掌握預警資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2大暑即將來臨,天氣真的越來越熱!如果能知道今天或未來一週所在地區的天氣及熱傷害風險,就能及早因應預防熱傷害的發生,對此,國民健康署、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開發「樂活氣象APP-健康氣象服務」,結合本國氣象及健康資訊,建立國人適用之健康氣象預警平臺,讓大家關注天氣的同時也能隨時掌握健康。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0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除盡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時段或高溫炎熱時進行戶外活動外,更應牢記從頭到腳5裝備:「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衣物、擦防曬乳、自備水瓶並休息降溫」,以避免熱傷害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