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份
-
長輩吃湯圓小心噎到 衛生局推好吞營養「六福小湯圓」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09元宵節最少不了的食物就是「湯圓」,但湯圓對老人家或有咀嚼吞嚥障礙的患者來說,是難吞的食物,過去也有一些國內外的案例報導是由於吞食湯圓(或麻糬類的食物),而造成氣管口梗塞甚至無法呼吸。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咀嚼吞嚥團隊特別設計美味的「六福小湯圓」,除了運用多元食材的顏色增加視覺感、提高食慾,並調整湯圓質地,讓患者好咀嚼、好吞嚥、吃得更安全。 -
慢性病、癌友年菜要忌口?專家教飲食守則 健康安心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547過年餐桌上總少不了高油、高糖、高鈉的食物,讓慢性病患只能遠觀,並克制想吃的衝動,但其實在挑選食材及烹煮的過程中,只要謹慎選擇品項,改變料理方式,調味簡單化,慢性病患的年夜飯也能吃得很豐盛。 -
糖尿病友運動前注意! 正確保護足部監測血糖補充水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71國內有相當多的糖尿病友,而即使當了病友,仍不能偏廢運動。運動為糖尿病友帶來很多好處,像是降低胰島素阻抗性幫助血糖控制;改善血糖、血脂及血壓,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自我形象、釋放壓力減輕憂鬱達到增進生活品質之效。持續規律運動是糖尿病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不正確的運動方式卻可能引起運動傷害,更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對於糖尿病友,如何正確運動,避免運動造成的傷害十分重要。 -
每天要喝足8杯水?飲水量不是一口價 並非人人都一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12「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才能足夠身體運作所需」,你一定聽過這種說法。不過,1項針對此說法的實驗發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研究找來了全球26個國家的 5600多名不同年齡的參與者。每位參與者都得到100毫升的水,其中富含5%雙標示水(doubly labeled water),少量飲用雙標示水是安全的,有助於追蹤化學物質在體內運動的速度。飲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水的周轉率,也就是人體每天使用的水分的量;因此,水周轉率是用於確定身體吸收的水量的參數。 -
天冷來碗熱紅豆湯!怎麼煮口感最綿密? 關鍵在1步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74天氣冷翻天,這時來碗熱呼呼紅豆湯,相當滿足。不過要怎麼煮出鬆軟綿密的紅豆湯,常會聽到媽媽等長輩傳授紅豆湯要美味,重要步驟就是糖要最後加,可是為什麼不能先加糖呢?有民眾不小心在一開始先放了糖,結果紅豆總是「頂扣扣」,對此營養師來解答。烹煮澱粉食材後會有澎潤現象,是因為澱粉加熱產生糊化作用。而添加的糖會與澱粉相互搶奪水份,而抑制澱粉的糊化,也就是會造成紅豆或是綠豆煮不開的原因之一。 -
天冷半夜腳抽筋痛醒! 預防抽筋網友建議做好5大措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51抽筋是由於肌肉突然猛烈收縮,而導致肌肉劇烈疼痛的現象,常在運動、睡覺時產生。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加上睡眠時體溫降低,抽筋的發生更為頻繁。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防止抽筋的發生,睡上安穩的覺呢?在易引起腳部經攣的寒冷天氣下,透過穿襪子、貼暖暖包,或是蓋緊被子等保暖方式,都能有效降低抽筋的可能。網友也點出暖身的重要性,提到運動時發生的抽筋,是由於肌肉突然用力,太過於緊繃而產生,因此有人提醒在運動前以及平時可「多做伸展運動」,使肌肉放鬆。 -
冬日氣溫變化大!醫師提醒銀髮族 正確量血壓慎防血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26近日天氣濕涼,中央氣象局表示,7、8日兩天東北季風稍減弱,各地早晚仍稍涼;基隆北海岸有雨,臺灣東北部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短暫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部地區及馬祖亦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及澎湖、金門為多雲到晴,今日中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雨。氣溫變化大,最需要小心的是年長者可能發生心肌梗塞等猝死風險。醫師建議積極追蹤血壓,提早掌握心臟健康。 -
24節氣「大雪」降臨! 三高族牢記:留心、護心、暖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今年12月7日適逢24節氣的大雪,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