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分
-
泡溫泉安不安全?民眾忽視這些細節 放鬆不成反增負擔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10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泡湯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發現「慢性病患者」泡湯的風險最受關注,尤其是心臟病與高血壓族群。便有醫師提醒「溫差過大可能對心血管造成衝擊」,入浴前應避免身體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中,並控制水溫與浸泡時間,以免血管劇烈收縮或擴張,增加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
泡腳助眠暖身又排濕! 糖尿病患者能泡腳嗎?專家解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0冬天適合泡腳養生,泡腳可以調節氣血循環,讓冰冷的手腳暖呼呼。中醫理論認為,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是一個簡單有效的居家保健方式,尤其配以溫熱中藥材熬煮的藥液,整體效果更佳。 -
母乳哺育成功心法!家庭後盾很重要 別讓媽媽孤軍奮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329據亞東醫院113年臨床調查,院內約有49%的媽媽願意親餵母乳,但哺育過程中常遇到哪些難題?亞東紀念醫院產科衛教師林培瑩坦言,產後媽媽普遍身心疲憊,加上技術上的不熟練,容易感到壓力。一旦睡眠和休息時間不足,不僅影響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乳汁分泌下降,因此,爸爸和其他照顧者的支持至關重要,多多陪伴、分擔育兒工作,降低媽媽的壓力,才會提高母乳哺育的成功率。 -
過年聚餐不發胖!照「湯肉菜飯果」順序吃 體重不飛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65過年期間,聚餐頻繁,大魚大肉、零食甜點難以抗拒,但攝取過多的高熱量食物,體重又會節節上升,讓人相當煩惱,中醫師蔡雯欣建議,民眾若在進食時改變飲食順序,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上升速度,降低胰島素分泌,使身體減少囤積過多脂肪,避免在年節過度發胖。 -
冬日泡湯別再貪杯了! 急診醫點名熱休克好發族群留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37冬日泡湯讓人放鬆,隨著春節連假來臨,許多民眾會安排溫泉之旅,然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特別點名,本身為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人、服用安眠鎮靜藥品或血壓藥、飲酒者在泡湯時需要警惕「熱休克」的發生,以免面臨致命風險。 -
過年吃太多、熬夜睡不好! 小心年後春節症候群找上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45過年長假,是上班族一年裡最長的假期,但每當長假結束以後,也讓許多人面臨「春節症候群」。該狀況的表現為假期結束後感到極度疲憊,甚至可能引發潛在健康問題。亞東醫院精神暨身心醫學部李耀東醫師表示,「春節症候群」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而是因生活模式突然改變所導致的身心不適。 -
寒冬泡湯愈久愈好? 心臟內科醫師告訴你泡湯的宜與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60寒冬泡溫泉,享受之餘也別忘了健康!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泡溫泉更需注意安全。不當的泡湯行為,例如長時間浸泡、水溫過高、突然起身等,都可能增加心血管負擔,甚至引發危險。建議泡湯前諮詢醫師,並遵循正確的泡湯方式,才能在放鬆身心的同時,確保健康無虞。 -
梅尼爾氏症3大症狀!眩暈、耳鳴、聽力下降 中醫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71現年75歲的黃女士自從退休後,原以為能享清福,卻飽受頭暈、耳鳴之苦!就醫檢查發現竟是梅尼爾氏症,雖然藥物治療能暫時緩解,但藥效一過,惱人的症狀又捲土重來,甚至連聽力都受到影響,令她苦不堪言。幸好,在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後,黃女士的頭暈、耳鳴和聽力問題都獲得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