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油煙
-
婦人聽不見喇叭聲險釀禍 電子耳改善聽語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08一位55歲婦人聽力嚴重衰退,騎車或走路時,聽不見車子的喇叭聲險釀禍,廚房的抽油煙機開了一整天,居然也沒無法察覺,到市場買菜時,無法與攤販對話,只能拿紙鈔讓菜販自行找零,所幸在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植入電子耳後,大幅改善聽語能力。 -
PM2.5空汙防制獨漏國中小 推動環教刻不容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16近年,民眾生活在霾害頻繁的生活環境中,根據105年度統計資料顯示,共有117萬位中小學生缺乏PM2.5防護。 -
空汙恐致慢性發炎 引起全身多種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03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廖文嘉解釋,許多人都以為空汙只會對人的肺部產生影響,事實上空汙危及身體健康的層面相當廣泛,由於這些空氣汙染物質的孔徑非常微小,隨著呼吸進入肺部後,先是容易使肺部發炎,當體內這些發炎因子隨著血液運送到身體各處,便可能演變成血管、全身系統性的發炎。而這些發炎的症狀可能導致身體各處血管硬化,是許多疾病的前身,像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硬化)、中風(腦血管硬化)、腎臟衰竭(腎臟血管硬化)等,甚至還會刺激自主神經系統,造成心律不整,因此空汙對整體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
肺癌致死率高 冷凍微針提升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7054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顏銘宏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此類型肺癌與抽菸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以男性、有吸菸習慣的患者居多。近幾年,由於空氣汙染問題加重,肺腺癌已成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肺癌總人數中的6成,肺腺癌的成因有遺傳、家族病史、空氣汙染、油煙等,其中又以空氣汙染最為嚴重。
-
台北101點亮「世界肺癌日」 醫病攜手戰勝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3574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國內肺癌患者有七成四發現時已為晚期,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何肇基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不易發現,但到晚期一旦浸潤、壓迫或擴散,會使病人呼吸困難,產生背痛、胸悶等症狀,會大幅降低存活率。呼籲有家族病史、抽菸或長期接觸空氣汙染、油煙、化學物質或是曾有肺結核等其它慢性肺炎患者,應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中醫輔助治癌症 抑制擴散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607陳瑞聲醫師指出,想要控制癌症,抑制癌細胞,避免繼續惡化,所以使用化放療來治其果,但因未消除,復發機率高,尤其是已經擴散的癌瘤。中醫用「消瘤方」清熱解毒,從全身的血液、淋巴組織,慢慢地清理排毒,減少癌幹細胞的養分供應,且癌細胞最怕人體溫度的改變,最後癌瘤縮小,癌細胞無法擴散轉移。 -
冷凍微針消滅腫瘤 肺癌局部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4706局部療法又以冷凍微針屬較新技術,其侵入性較低,可重複接受治療,不會有傳統放射線治療的劑量累積問題。黃才旺醫師解釋,與電燒或射頻療法相比,冷凍微針的氣胸或出血併發症也相對較低,臨床統計亦顯示冷凍微針術後控制率高達90%。 -
換季溫差大空氣品質不佳 過敏患者增4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93
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表示,每到季節轉換之際,門診就多出許多過敏族,空氣中含有PM2.5、細菌、塵蟎等看不見的污染物,是誘發民眾過敏的原因之一。長時間暴露在懸浮粒子的威脅中,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以致哮喘加重、呼吸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