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癌症
-
31歲女警婚前健檢發現卵巢癌 治療後自然懷孕順利生子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6773罹患卵巢癌,只要及早治療,仍然能夠懷孕生子。中部1名女警就這樣辦到了。中部1名今年35歲的女警,在4年前到員榮醫院做婚前健檢,意外發現卵巢癌症指數高出20倍,後來她到台中榮總複檢,確定罹患卵巢癌,於是她延後婚期,並接受治療,結果2022年自然懷孕,順利生下孩子。 -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 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68即使尋求中醫治療癌症仍需要病患定期追蹤和檢查,莊振杉院長指出,看診時,患者除需檢附詳細的肝、腎功能和血液等檢驗數據和治療報告,另外,患者或家屬應將已作的各種檢查及治療狀況,目前藥物的使用例如健康食品、西藥或中藥等,盡可能詳細告知醫師,以便醫師確實了解癌症病況發展,制定出精確處方,迅速控制病情。 -
導入緩和治療醫材 健保12月將十二指腸支架系統納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345中央健康保險署為提升癌症治療品質,促進病患生活品質獲得改善,自110年12月針對大腸癌伴隨嚴重阻塞症狀且無法進行手術治療之大腸金屬支架納入健保給付。今年自112年12月起健保將納入十二指腸支架,以緩和因惡性腫瘤導致胃與十二指腸阻塞,預估1年約有242位病友受惠,挹注健保預算約1079萬點。 -
陽明交大找到了! 白蛋白奈米藥物作用癌細胞關鍵分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51陽明交大研究團隊在奈米自噬的機制中,找到白蛋白奈米藥物在癌細胞作用的關鍵分子—SQSTM1分子在奈米藥物運送及癌症療效中扮演關鍵因子,可以促進奈米藥物釋放與發揮抗癌活性。這項重要研究發現提供奈米白蛋白藥物運送及治療癌症的基礎,也為科學領域開闢奈米自噬在癌症研究和創新療法。 -
mRNA疫苗技術獲諾貝爾生醫獎 有助未來癌症疫苗發展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23今(2023)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由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魯.魏斯曼(Drew Weissman)獲得殊榮,以表彰他們在mRNA疫苗技術的貢獻。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總結,這次得獎者在15年前不顧艱難所發明的技術,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成為mRNA疫苗快速發展的基礎,及時製造出足夠的疫苗來對抗新冠肺炎,未來更可發展出能預防其他疾病的疫苗,實至名歸。 -
美核准阿茲海默症新藥! 適合早期病患、副作用應留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19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於2023年7月日全面批准阿茲海默症(Alzheimer,又稱失智症)新藥「Leqembi」,這是首款已證明具有減緩病情發展療效的藥物。我國食藥署表示,該藥廠已於6月中旬申請銜接性試驗評估,如採加速審查,有望在2025年在台核准上市。 -
國人10大死因癌症居冠! 中西合治不讓癌細胞轉移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3癌症發生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性,其中包括不當的飲食習慣、遺傳因素和年齡等。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西醫治療癌症主要著眼於疾病的特定部位和病變,以手術、放療、化療等方式進行局部治療;而中醫治療癌症的原理根基於傳統醫學,強調辯證論治,認為疾病是身體整體系統失調的結果,因此治療著重於平衡身體的陰陽五行,同時也注重增強免疫力。 -
癌王「胰臟癌」新療法 國衛院「胰腺體抗癌」扭轉惡化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004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因初期症狀不明顯,當患者有警覺心而就醫時多數已到晚期;同時根據統計全球有高達50到80%的胰腺癌患者就是因爲惡病質而死亡。胰腺癌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重點項目,國衛院研發治療胰腺癌纖維化與惡病質之抗體,希望能透過臨床實驗驗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