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黃金期
-
黃斑部病變可自測! 這張圖你看到的是直線還是曲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66黃斑部是眼睛維持視力的重要部位,位於視網膜中心,佈滿人體精密的感光細胞,負責將看到的訊息傳遞至腦部,讓我們能夠看到物件的形狀和顏色。而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病患,其黃斑部已經出現新生血管增生,而此新生血管脆弱故容易造成出血滲出物及積水使視力惡化,建議少抽菸,如能不抽更好,在外戴太陽眼鏡來減少光害,平常可服用健康食品,其病情變化往往來勢兇兇,要積極治療才能保全其視力。 -
把握新生兒出生48小時 微量腳跟血可篩檢21項疾病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69國民健康署提供21項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新生兒篩檢)之檢驗費用減免,只要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採取微量腳跟血,就可以完成21項新生兒篩檢,雖多數疾病的發生率約在萬分之1以下,但若未經適當治療,有可能造成永久的神經與身體損害後遺症,及早確診與治療將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
心臟病居國人10大死因第2位 醫:8成是可以預防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40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位居國人死亡排行榜第2名,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就有5.4萬人死亡,人數多於癌症。 -
學齡孩童尿床比例占7% 醫:6歲是治療黃金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852020年5月26日是世界尿床日。研究指出,學齡期間有尿床困擾的孩童比例約7%,國中後仍有尿床困擾者約有1%,而男生尿床比例更比女生高出1.5至2倍。顛覆過去坊間相信兒童尿床是心理因素,楊緒棣副院長同時也擔任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理事長,他補充說明,會尿床大多是生理因素導致,若未及早積極治療,除了生理影響,更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孩子自信心不足、覺得不如人、自卑,甚至有被霸凌、影響社交等後果。 -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751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許多人只要流鼻涕或鼻塞時,就會下意識地想要吸鼻子,造成鼻涕卡在裡面無法排出。特別是鼻過敏患者,發作時耳咽管內的黏膜較為腫脹,若頻繁地倒吸鼻涕,更容易堆積在鼻竇裡面形成負壓,使鼻涕難以往下排出,長久下來會導致鼻竇炎,可能還會積在耳朵引發內耳炎造成耳鳴,若不及早治療,除了影響生活品質,治療相當費時,鼻炎難以痊癒會帶來更大的傷害,因此若有鼻炎,應盡快治療才不易引發慢性鼻病、鼻竇炎、咽喉炎、甚至氣喘等併發症。 -
工程師突然單耳聽力漸失 忽略眩暈竟是如此下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9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上述案例眩暈較頻繁,還伴隨耳鳴、聽力受損,且出現於同一耳的現象,故判斷為「梅尼爾氏症」。梅尼爾氏症並非只是單純眩暈症,在台灣較為少見,一般民眾普遍對此疾病感到陌生,而無警覺心;且許多眩暈患者,往往是發病1周甚至1個月後才就診,耽誤了治療的黃金期,此時不僅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發作頻率也會增加,讓患者處於隨時可能復發的恐懼之中,且常有一側耳朵聽力減退,甚至重聽的現象發生。 -
婦人眼睛泛紅以為結膜炎 竟是「皮蛇」爬上眼險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986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吳沛倫表示,帶狀疱疹其實是水痘病毒引起,很多人雖然小時候得到水痘,症狀也痊癒,但其實病毒潛藏在神經節中,當人體免疫力不足時,就會沿著神經貿出來,引起大面積水泡,發作部位不一定,會感覺到非常疼痛,如果發作在眼睛周邊就非常棘手,延遲就醫很可能導致失明。 -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288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