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泌尿道感染
-
彰基響應在宅急症照護 高齡嬤減少住院提升治療可近性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36長者一旦出現急性感染,會需立即送醫住院治療,但住院過程長者會因離開熟悉環境,增加焦慮,家屬也必須面臨照護負擔。醫院也會增加感染風險,對有多重慢性病患者來說有一定風險。衛生福利部在今年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讓符合條件的患者在家中接受醫療團隊提供的即時治療,不僅減少住院需求,也提升了治療的可近性。 -
無痛血尿恐癌症前兆? 高風險族群應定期做膀胱鏡檢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00反覆泌尿道感染或有血尿等症狀,切勿輕忽,很有可能是癌症前兆,一旦出現症狀千萬別拖,一定要盡早到醫療院所檢查並治療。 -
腹部痠痛又排出血尿!婦人憂心罹癌 就醫才知尿路結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8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生文指出,常見血尿原因,不外乎為泌尿道感染發炎,男性攝護腺肥大或者尿路結石所引起。 -
大腸憩室症導致泌尿道感染! 7旬老翁突高燒昏厥送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51預防大腸憩室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關鍵,在於保持大腸健康,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李彥志表示,台灣美食雖多但仍要攝取足量蔬果,多補充水分,確保腸道能獲得充足膳食纖維,使順暢排便,定期運動、養成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坐和便秘,才不易形成大腸憩室炎等症狀。 -
緩解人力荒降低就醫成本 奇美醫院將試辦在宅急診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24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說明,「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將於2024年7月開始實施,由醫療照護團隊到家裡或機構提供醫療服務,讓因為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而需要抗生素治療的長輩可留在自家或機構裡治療,減少就醫社會成本、避免個案生活照顧中斷。 -
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藥! 6大種類與用藥注意事項全整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501每當罹患中耳炎或遭細菌感染,醫師總會開立抗生素,並叮嚀病人一定要按時吃完,不可自行停藥,台北市藥師公會前理事長張文靜提醒,一般抗生素療程約7至14天,如果沒有遵照醫師指示,服用整個療程,則可能使細菌產生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 -
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解析老年白與少年白成因大不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34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中醫認為頭髮健康及髮色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像是老年人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且白髮生長位置可觀察出身體狀況,例如民眾不吃早餐、過度節食,消化、脾胃系統異常,前額就易掉髮或冒白髮。 -
導尿管使用不當恐致泌尿道感染 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停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8近年來,台灣高齡人口比例迅速增加,國內醫療照護需求逐年攀升。在各種醫療照護相關感染中,泌尿道感染為最常見的種類之一,許多病患因本身抵抗力較低,如導尿管使用不當或導尿管品質不良,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使得患者病情更加劇,而導尿管屬於醫療器材,食藥署將於本文讓民眾了解購買及使用醫療器材的注意事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