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注射治療
-
台灣迎來首批BNT! 網友熱搜BNT疫苗QA重點1次解答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306根據頂尖期刊《自然》發表的1項英國研究,其重點探討BNT疫苗在不同年齡的免疫反應,共分析140位至少施打1劑BNT的長者和年輕醫護。結果顯示,T細胞免疫反應隨年齡升高而下降,80歲以上長者中和抗體濃度偵測率劇降。 -
腿部腫脹發紫竟是血栓造成 延誤就醫嚴重恐有截肢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49為避免治療過程中產生肺栓塞,手術中先使用了下腔靜脈血栓過濾器(IVC filter)放置,在確認血栓阻塞部位後,以機械性血栓抽吸裝置(AngioJet)與氣球擴張術(balloon angioplasty),配合複合式血管手術方式清除血栓與改善血管狹窄部位,最後再留下溶栓導管以血栓溶解劑(Urokinase)持續注射治療4天才逐漸穩定病情,後續並配合口服用抗凝血劑治療慢慢緩解腫脹後1周順利出院。 -
高端有哪些副作用?我適合打嗎? 「6注意事項」必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7根據疾管署網站顯示,高端新冠肺炎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是含SARS-CoV-2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本疫苗已通過我國核准專案製造。然而,接種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92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 -
施打新冠疫苗前後該注意哪些? 奇美醫院澄清網路謠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95奇美醫療體系也呼籲,民眾接獲來源不明訊息時,應先行查證,切勿隨意散播、轉傳,以免觸法。另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正確注射疫苗注意事項如下,請各界協助正確訊息,供民眾參考 -
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能打疫苗嗎? 解隔離後至少6個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127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OVID-19疫苗Q&A 」中指出,無論以前為有症狀或無症狀的SARS-CoV-2感染史,都應提供疫苗接種;而SARS-CoV-2感染個案建議自發病日起至少間隔6個月,並且符合終止隔離或治療標準後,再接種疫苗。 -
接種後死亡新增35人 解剖16人無發現與疫苗直接相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8今(22)日中心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5例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包含16女與19男,年齡介於41至91歲,當中25人是75歲以上年長者,3人50歲以下,有16個案家屬接受解剖確認死因,15例有心血管疾病。 -
85歲老翁打AZ隔日死亡! 莊人祥:個案有多重慢性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44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施打牛津AZ疫苗已97.1萬人次,莫德納疫苗3.75萬人次,總數突破百萬大關,昨(15)日就施打14.97萬人次,能看見各縣市火力全開打疫苗效果,但1名85歲年長者,接種疫苗隔日死亡,具有慢性病史已由法醫相驗,台中傳2例類似案例目前未通報至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