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流產
-
試管嬰兒風險比自然產高? 國健署破除常見迷思助好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648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22 年資料,國內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 歲,顯示國人結婚與備孕年齡逐漸延後,也越來越多夫妻因此而面臨懷孕困難。而試管嬰兒也漸漸受國人重視,但針對做試管嬰兒,民眾仍存在不少誤解,國健署近日出面澄清,表示做試管嬰兒的副作用風險低。 -
日本爆發「蘋果病」疫情! 9歲以下兒童為主要受害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79外電報導,東京「蘋果病」疫情快速蔓延,患者人數創下1999年以來新高,孕婦一旦罹患,可能導致流產。日本TBS電視台指出,東京「蘋果病」患者數量達到歷史新高水準,官方統計,「蘋果病」正在東京、埼玉等地區大流行。截至12月1日當週,共264間醫療機構通報,確診數量796人。 -
心房顫動引起嚴重心悸 男子接受冷凍氣球治療緩解症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73心房顫動的原因千變萬化,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張耀庭表示,60歲之後的族群因心房組織老化發病率大大增加,尤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及心臟慢性疾病等民眾也是高危險群。 -
台灣性別觀念須努力! 國健署:性別平權應從孕育開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87性別比意味著新生兒中,每1名女嬰對應的男嬰數量,台灣112年出生性別比為1.078,113年8月的最新數據則顯示,台灣的性別比為1.070,代表傳統重男輕女觀念如今已有所改變。然而,仍有少數人為滿足期待而進行性別篩選,不僅違反了法律,更是助長了性別歧視的歪風。 -
備孕遇瓶頸? 北市聯醫「迎子方」、「啟宮湯」助好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89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推出「迎子方」與「啟宮湯」2種即飲包處方可供選擇,幫助有生育困難的女性做身體上的調理。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安履表示,「迎子方」與「啟宮湯」的設計是將過去成功幫助備孕女性懷孕生子的科學中藥與煎劑處方整理條列,同時考慮影響備孕與活產的病因以及月經週期各階段會碰到的問題去做歸納整理最後推出的2種處方。 -
計畫生育必看! 年紀與風險成正比、試管嬰兒補助10萬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596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之間息息相關,40歲女性自然懷孕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補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 -
人工受孕成功!孕期卻出血 中醫保胎調理守護母嬰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678奇美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先兆性流產發生率約為25%,主要症狀為在懷孕20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並可能伴隨下腹抽痛痙攣、骨盆痠痛、下腹壓迫感、腰痠或背痛等不適,其中有一半的機率會發展成早期流產。 -
桃園婦茂婦幼診所「好孕座談會」 李宓分享雙胞胎喜訊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1259桃園婦茂婦幼診所院長陳杰盛醫師解釋,藝人李宓提到的基因檢測就是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而本院所是引入全球每年分析超過16萬顆胚胎的歐洲基因檢測公司技術「Smart PGT-A」,此檢測工具搭配AI智能高解析度判斷,能提供精準的檢測和治療方案,幫助不同個案提供客製化生殖醫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