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淋巴轉移
-
大便潛血不要直覺是痔瘡而輕忽 醫提醒恐為大腸癌警訊
癌症新知 / 腸癌9680大腸癌早期無症狀難以防治,已連續多年蟬連台灣10大死因前3名,威脅全民健康。國健署今年起擴大篩檢對象,45至74歲以上國人可免費接受2年1次免費篩檢,為的就是及早發現與治療。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增慧副院長指出,早期大腸癌靠內視鏡切除病灶即可治癒,因此及早篩檢是為自身爭取更多治癒機會,千萬不可輕忽。 -
《捍衛戰士》男星喉癌逝! 醫揭喉癌成因、症狀與治療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6989演出《捍衛戰士》、《永遠的蝙蝠俠》、《烈火悍將》、《神鬼至尊》等多部經典電影,而走紅的萊塢影星方基墨(Val Kilmer),不幸於日前死於喉癌,享壽65歲。《紐約時報》證實,方基墨於美國時間4月1日在洛杉磯逝世,女兒梅賽德斯基墨(Mercedes Kilmer)表示死因是肺炎。 -
乳癌初期難發現! 醫曝6大風險因子和及早篩檢重要性
癌症新知 / 乳癌9606乳癌在台灣一直是女性罹癌率最高的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12月公布的資料,更是僅次於大腸癌發生率的癌症。雖然乳癌早期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9%以上,但若病情進展至晚期,5年存活率將只剩下40%,若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存活率更可能低至10%。過往,多數病人在疾病進展至第4期時,接受過各線治療後,僅剩下傳統化學治療,效果有限。現在乳癌新藥2月納入健保給付,能有效提升乳癌HER2受體弱陽性晚期病患的治療成效。 -
絕處逢生!61歲男降結腸癌末期 術後奇蹟存活超過5年
癌症新知 / 腸癌77251名61歲男子,2019年3月因腹部脹痛、腹瀉就醫,經檢查確定是降結腸癌合併阻塞及網膜轉移,且已達最嚴重之第4期,所幸經過減積手術、化療及標靶治療後,不僅成功控制病情,更創下超過5年的存活紀錄。 -
大腸癌常見致病原因公開! 醫直言及早做1動作可預防
癌症新知 / 腸癌7693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1個約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結果顯示為惡性腫瘤,並確診為「直腸癌第二期」。 -
「溫和型乳癌」5年復發風險低 醫:觀察期需拉長20年
癌症新知 / 乳癌4469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表示,台灣新增約1萬5000人乳癌患者,近9000名癌友為荷爾蒙陽性,大多數於早期確診,這群癌友5年內復發風險雖較低,時間拉長至20年,仍可能復發,務必定期回診。 -
鼻竇癌誤以為新冠後遺症! 61歲裝修師傅就醫時已末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513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傳益表示,鼻竇癌、鼻腔癌與其他頭頸癌相比,比較不會淋巴轉移造成淋巴腫大,因此較難被察覺,導致許多病人檢查出鼻竇癌時已是末期。 -
未婚癌友陷生育、抗癌兩難? 及早凍卵助癌友成功生育
兩性關係 / 女人幫994932歲已婚女性小君(化名),5年前於奇美醫院被診斷出患有惡性乳腺腫瘤,手術後發現已有淋巴轉移,需進一步接受化療,但小美擔心化療藥物對卵巢造成損傷,可能引發卵巢早衰而無法生育,因此,血液腫瘤科醫師轉介小美至生殖醫學科門診,諮詢生育保存問題;與醫師討論後,她在化療前選擇6顆胚胎進行冷凍,去(111)年進行胚胎植入後成功產下1名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