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清除自由基
-
寒流來易犯耳鳴、眩暈? 醫揭好發3族群都與1問題有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24節氣過了冬至,氣溫直線往下滑,低溫甚至下探10度,逼近寒流等級,不少人容易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受氣溫影響而導致的耳鳴,恐怕與血管阻塞或血液循環不良有關。若是單純只有耳鳴症狀,1年4季的發生率基本上相差不大,不過到了秋冬季節天氣轉涼,正是許多病毒的好發季節,有些人會因為內耳受到病毒感染而產生耳鳴加眩暈症狀,冬季更是好發鼻子過敏的時候,鼻黏膜腫脹,使得耳咽管阻塞,也會誘發耳鳴。 -
寒流發威心血管拉警報! 醫:類腦中風前期症狀莫大意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0中和國泰診所程建中醫師指出,過去高血壓定義在140/90mmHg,目前美國心臟協會已修正為130/80mmHg,臨床上常看到回醫院測量血壓容易有血壓白袍症現象,因此建議在家裡以舒服平靜姿勢測量血壓,每天於起床、睡前放鬆時,每天測量2次,並做好記錄,提供醫師用藥參考。 -
高血壓最新標準! 醫曝:防治從「治療」趨向「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017高血壓的危險族群注意!台灣高血壓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5月,將高血壓的標準從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預估可降低約26%至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公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其中就有包含血壓及慢性代謝疾病的檢查,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根據檢查結果找出疾病或代謝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
秋冬好發心肌梗塞猝死率高 專家籲高危險族群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11進入秋冬季節,隨著氣溫的驟降,心肌梗塞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許多名人因為心肌梗塞而猝死,這是一種急性且致命率很高的心臟疾病,發病後若沒有及時搶救,有很大的機率會導致休克或死亡。這些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看似身強體壯,卻無預警倒下,主要原因與心肌梗塞的前兆不明顯有關。 -
溫差大小心腦中風!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把握黃金3小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38程建中醫師提醒,腦中風治療是有時間限制的,急診上真的可以在3小時內抵達的患者只有5%,且這些人抵達後往往也只剩20分鐘可讓醫師搶救。主要因大部分人自認為症狀是沒有睡好造成,休息就會好;或是剛好由看護照顧,家人不在身旁陪伴。但其實遵照「FAST」口訣,發現身體不對勁且符合症狀,即使判斷錯誤也沒關係,應立即送醫,避免遺憾發生。 -
白米、糙米哪個好? 這食物不只降血壓還能預防糖尿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26米、麵、麥一直是東方人的主食,亦是重要的熱量來源,但只是吃白飯及白吐司仍是不夠的,在衛福部最新每日飲食指南6大類食物當中,已將沿用數十年的「五穀類」修改為「全穀根莖類」。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4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 -
亞洲男性攝護腺癌機率增 毎天2杯「這飲料」降低風險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38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6期 文: 丁馬 過去被認為對東方人威脅很小的攝護腺癌,近年來正大舉侵犯亞洲!根據統計發現,從20世紀的70年代以來,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攝護腺癌病例數急遽上升,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多喝咖啡或許有機會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歐洲臨床營養期刊》中。研究人員是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