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溫差大
-
節氣小雪氣溫降!保暖防心梗 按這些穴位有助紓壓解鬱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23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建議可以按壓太衝、合谷、內關、百會、耳神門等穴位,達到紓解壓力、身心平靜的功效,讓身體能順應冬季時節,安神定志、精神內守以養五臟。 -
小雪來了!慢性病族群做好保暖準備 避免成低溫受災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0時序將進入小雪時節,天氣逐漸寒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要多關心家中長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與活動時的安全,及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未控制恐栓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67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
中南部空汙紅色警示! 建議少出門並每日監測空氣品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49為降低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民眾可隨時注意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https://airtw.epa.gov.tw/),或透過「環境即時通」手機APP查詢相關資訊,強化自身防護。 -
夏天久待冷氣房肩頸痠痛? 醫師揪「5個冷氣病肇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1坊間有很多「排毒」專家會說,整天吹冷氣不出汗,毒素無法藉由汗水排出,所以才會生 「冷氣病」。其實汗液中絕大部分是水分,以及微量鈉離子等電解質,無法排毒並不是汗水沒流出來,而是體溫沒有熱到出汗,體熱就很難達到一定的溫度,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而且很容易疲累。 -
居家辦公WFH不會中暑? 這些情況不曬太陽也中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86連續高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可能會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脅,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也易引發健康衝擊。於盛夏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儘可能待在室內,並做好防曬工作,多補充水分及適度鹽分攝取,以及安排適度休息,以避免中暑。 -
睡醒脖子無法轉、一動爆痛? 「落枕元凶」榜上竟有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31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當早上睡醒的時候,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接下來的幾天都處在僵硬疼痛狀態,工作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應該有許多人都遭受過落枕帶來的困擾,那落枕了該怎麼辦? 落枕 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 南投醫院黃正嘉物理治療師指出,早上醒來發現,脖子無法輕易轉動,一動肩頸某區域便疼痛無法忍受,這便是所謂的「落枕」,醫學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 -
想穩住血壓不飆升? 日媒:雙手交替輕握拳可能有幫助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48最近天氣日夜溫差大,早上出門、中午吃飯、晚上回家常常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高血壓病患隱性傷害風險跟著增加,日本媒體NHK在節目中,教導利用雙手接替用力握拳,刺激胞膜窖(caveolae)釋出一氧化氮,只要2分鐘就能有擴張血管效果,讓血流可以更好,可以有血壓下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