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溼疹
-
「圓規」帶來豪雨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 中醫調理斷病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468鄭愛蓮表示,汗皰疹是好發於手和腳的溼疹,常見於手指縫、手指和腳趾末端、手臂、腳背、腳底板。發生汗皰疹時會長出1顆顆透明的小水泡,還會發癢。 -
乾癬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節體內代謝幫助「癬」中求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61鄭愛蓮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能透過排汗、分泌油脂等,將體內老舊的代謝物質排出,當體內循環、調節代謝功能或免疫系統失調時,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
摸到硬塊是乳癌的關係嗎? 這些乳房變化當心乳癌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3236因此,只靠「我有沒有症狀」來決定要不要檢查乳房,是比較危險的;面對乳房疾患,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要養成1年做1次乳房超音波篩檢的習慣,到了45歲以上後,每2年還要加做1次乳房攝影篩檢。當有做定期篩檢時,比較能在乳癌發展的早期就發現乳癌,患者很可能還在乳癌0期或1期。當等到出現症狀才去就醫檢查的話,萬一被確診為乳癌,常常已經是乳癌第2期以上囉。 -
外用類固醇藥膏分7級 使用原則「見好就收」不可貪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39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許多皮膚科乳膏都含有類固醇成分,可迅速止癢、抗發炎、免疫抑制、抑制增生、血管收縮,一般用於癢疹、溼疹、皮膚炎、乾癬。 -
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洗手 這些皮膚問題成疫情另類煩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8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民眾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 -
實聯簡訊編列8億元地方嫌難用 陳宗彥:僅供輔助疫調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09全國3級警戒開啟後,全國公共場所強制實聯制,很多人都習慣拿起手機掃描QR Code後傳出簡訊,但媒體報導,地方政府疫調時發現,資料量相當龐大,同時速度太慢使用不方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實聯簡訊僅是輔助。 -
福貓直播2小時飆破千萬業績 廣邀廠商搶攻「宅經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83由於民眾生活型態的受疫情而改變,使得在途經濟(飯店、旅行社、大眾運輸)和在店經濟(服務、餐飲、零售百貨)都承受不同程度的打擊。然而,此時消費者將消費力轉向到電商,讓「宅經濟」呈現爆發性成長。根據經濟部統計,2020年台灣網路銷售額3,418億元,年增近2成,而2021年至今,還在不斷的攀高中。 -
新冠肺炎病患收治住院 由「多人1室」改回「1人1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65為因應日前雙北本土新冠疫情病患數激增,原「1人1室」室收治方針,因雙北醫院病床數不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可「多人1室」,今(29)日上午全國縣市防疫會議,指揮中心決定新冠病患收治回到「1人1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