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滋陰潤肺
-
小雪節氣轉冷吃什麼? 中醫推2茶飲、溫補食品助養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88今年的小雪節氣是11月22日,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為小雪,此時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帝內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此句說明相較於春夏和秋季,冬季更應著重補養身體。小雪過後,寒氣加劇,舊病復發率上升,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冬季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還要加強鍛煉。 -
天氣轉冷易咳嗽、皮膚乾癢! 網推秋季進補8食材緩解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39隨著秋天的來臨,氣溫也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在這樣涼涼的天裡,許多人想透過各種食材強化身體機能,抵禦天氣轉涼帶來的問題,因此我們就針對「秋季食補」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來看看網友最愛的秋季進補食材有哪些!《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秋季食補」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秋季進補食材排行。 -
白露來臨防秋燥!養肺食物多攝取 3穴道按壓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32白露今(8)日到來,也代表秋老虎結束,天氣將轉涼,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民眾不可忽略「秋燥」,此時常會感到口乾、唇乾、皮膚乾、鼻乾、喉嚨乾、便秘等症狀,因此養身應注意潤肺養肺,可多吃蘿蔔、番茄、梨子、銀耳、百合等潤肺生津的食物。 -
治療口腔癌搭配中醫改善副作用 患者沒食慾專家授妙招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717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9成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根據109年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口腔癌居於10大癌症中的第5名,且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中醫師周宗翰提醒,檳榔、吸菸、喝酒為口腔癌的3大危險因子,尤其檳榔的致癌性最強,民眾如口腔發現異狀,應立即就醫接受檢查。 -
國人新冠染疫後推估2百萬人罹患肌少症 7徵兆自我篩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8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佩青分析,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於2022年07月所發表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新冠肺炎確診後發生肌少症( Sarcopenia )機率約48% ,吳佩青中醫師因此推估,台灣民眾因為新冠疫情確診可能有超過2百萬人產生肌少症,至於新冠肺炎有住院治療者罹患肌少症機率更高達69.7%。 -
立秋來臨!中醫教你養肺知識 1次了解潤燥飲食宜與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198月7日正逢「立秋」,這是秋季的第1個節氣,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中醫師周宗翰以養身觀點表示,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陽收陰長,暑熱仍未盡,故穿衣不宜太多,避免影響身體對轉季的適應力。 -
拯救長新冠!乾咳、頭痛、腹瀉怎麼辦? 中醫公開解方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480近2年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大眾起初認知病毒只會攻擊肺臟,但隨著確診者人數增加,越來越多染疫康復者出現「長新冠」症狀,發現身體有不適現象不只有肺部受影響,包含呼吸、神經、消化等系統都可能出現問題。若民眾出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狀,頭痛、失眠、腦霧等神經系統症狀,肚子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該如何就醫治療?《NOW健康》特別邀請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來為民眾解答! -
吃清冠一號拉肚子?中醫分享3階段保健法 可緩解不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53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連帶著,清冠一號也供不應求,就連許多未確診民眾也紛紛搶購囤貨,然多位中醫師們出面表示「清冠一號」藥性偏涼,並不適合當作未確診者的保健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