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濕氣
-
蕁麻疹不分季節!反覆發作變慢性 中醫內外兼治助恢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648中醫治療著重紓解肝氣鬱結、腎氣與肝氣不足,以及脾胃氣血的調理,若容易合併緊張則與膽氣虛弱、夜晚不好入睡有關,睡前加開合歡皮、夜交藤安神助眠,肝氣疏通、抗壓性增加,抵抗力也會提升;同時搭配清涼止癢藥膏外敷,每天發作次數可降至1到2次,隨著疹塊狀變小、減少,調理約2到3個月後可緩解恢復,不過復原時間長短則因人而異。 -
香港腳分4型有2型不會癢難發現! 濕熱體質是好發族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69香港腳可分水泡型、糜爛型、角質化型與脫皮型4種型態,水泡型、糜爛型會搔癢無比,但角質化型與脫皮型的香港腳,幾乎完全不癢,最容易被民眾所忽略。中醫師周大翔表示,香港腳與脾胃機能失調有關,體內濕氣及濕熱難以代謝,加上台灣又處潮濕環境,久而久之形成濕熱性體質,香港腳就容易發作。 -
天氣悶熱潮濕!快準備7大除濕小物 打造乾爽舒適環境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86《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除濕小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可以發現市面上常見的「除濕劑」,是許多網友認為相當經濟實惠的抗潮濕小物。除濕劑的主要成分通常為氯化鈣,乾燥時會呈現白色固體狀,在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後會潮解成液體,藉此幫助調節室內濕度。 -
寵物食安3大問題全面把關! 挑選、餵食、保存1次到位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7271近期貓糧的食品安全問題引發了大眾恐慌,飼主們對寵物食安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由於寵物飼料查驗難度大,飼主在挑選飼料時除了要確保飼料成份符合安全標準外,還需關注其營養配方和是否符合國際寵物食品標準。為了給毛孩提供最佳的日常營養照顧,維護牠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飼主需要從「飼料挑選」、「餵食觀念」到「保存方法」3大面向全面把關。 -
皮膚病灶遇水就痛不敢清洗? 醫:用對方法清潔助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11鄭愛蓮醫師指出,皮膚病的治療不僅依賴外用藥物,內在調理體質也一樣重要。例如,肝氣鬱結、脾胃濕熱、腎氣不足等因素都會影響皮膚健康,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調配合適的中藥,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狀況。 -
春睏竟與體內濕氣有關 中醫推1茶飲、除4習慣趕走睡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28俗話說:「春睏秋乏夏打盹」,春暖花開的季節看似讓人精神百倍,實際上卻不然,許多人在春天來臨之際竟會犯睏,讓人昏昏欲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是生病了嗎?中醫師莊可鈞表示,春睏是指春天時身體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產生的1種暫時性生理現象,是人體因應季節轉換,而自然發生的調節反應。 -
中研院跨域研究登國際期刊! 揭全球17個暖化嚴重山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08由於全球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使得山區氣候變化的量化成為一大挑戰。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沈聖峰研究員領銜的國際研究團隊,創新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的推估模式,更首度發現全球17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超過11.67公尺的速度上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獨特物種構成了巨大威脅,此研究成果已於本(2024)年3月27日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
雨水養生要「慢」活! 中醫推疏肝排濕茶飲、按3穴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67「雨水」是春季的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預示著氣溫逐漸轉暖,陽氣從地表開始升發,也順勢帶動身體深處氣血向外舒展,春雨綿綿代表著降雨開始。雨水養生著重2大要點,即「肝氣舒展」與「濕氣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