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灰塵
-
肉毒桿菌中毒醫美也中招 食藥署呼籲這些情況要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81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表示,肉毒桿菌喜愛在無氧與低酸性環境生長,一般土壤與灰塵就很常見,如果細菌或孢子掉入醃製食品中,也很容易繁殖成長,過程中會產生神經毒素,主要侵犯末梢神經,造成患者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瞳孔放大、顏面神經麻痺、口乾、吞嚥困難、呼吸困難及講話困難等症狀。 -
全民防疫好成績 流感、麻疹、登革熱較往年同期下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18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除腸病毒在流行季卻沒有疫情外,呼吸道傳染疾病,包含麻疹、鏈球菌肺炎、德國麻疹、百日咳確診人數全部明顯減少,麻疹與德國麻疹今年沒有出現病例數,相較2019年同期,下降幅度高達100%;百日咳雖然有4名確診病例,但同樣比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也有81%。 -
氣喘誘因百百種 杜絕過敏原超前部署看這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37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才能降低呼吸道發炎及氣喘惡化機會,避免影響肺功能或造成肺纖維化的合併症。 -
夏日大吹冷氣哈啾不停 鼻過敏自我保護中草藥新選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69當鼻子吸入過敏原或冷空氣時,微血管會受到刺激,鼻黏膜便會腫脹,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或頭痛等症狀,長期下來演變成慢性鼻炎。鼻過敏的好發時節可分為全年性和季節性,有些患者不分季節,只要吸入灰塵或過敏原就會過敏;有些患者則會在換季時或花粉季時發作,發作時頭昏腦脹,影響精神、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
換季衣物藏塵蟎誘發鼻過敏 中草藥噴劑遠離鼻病干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89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3人就有1人有鼻過敏症狀,典型症狀為打噴嚏、鼻塞和流鼻水、眼睛癢、頭暈、頭脹痛、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等,若持續惡化下去,將演變成鼻竇炎、鼻涕倒流、極慢性鼻炎、肥厚或萎縮性鼻炎、鼻蓄膿等鼻病,特別是在這種換季時期最容易接觸到過敏原,常見過敏原不外乎是塵蟎、灰塵、黴菌、PM2.5、蟑螂、花粉等,其中塵蟎更是占了環境過敏原中的大宗,尤其台灣屬於溼度高的海島型氣候,黴菌和塵蟎的孳生率也相對較高。 -
孩子鼻過敏是小毛病? 醫:時間拖越久影響層面越大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33李宏信說明,鼻過敏主要是因為鼻腔內神經過度發達,對於外界刺激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鼻過敏患者只要受到些微刺激或氣溫變化,鼻內過敏神經就會指揮鼻黏膜充血腫大,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等過敏反應。 -
入春溫差大新冠疫情仍未消停 鼻過敏患者如何自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0常有過敏患者感到疑惑,為何每到換季時,過敏症狀會特別嚴重?黃慶雲表示,春季氣溫較冬季稍微回升、溼度提高,潮溼的環境容易使塵蟎及黴菌滋生,造成鼻過敏、呼吸道過敏或皮膚過敏,而鼻過敏常見的類型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肥厚性鼻炎、血管舒張性鼻炎等,患者會感到鼻內發癢或不舒服,而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特別是春季中後期的梅雨季會加重過敏症狀,讓過敏患者苦不堪言。 -
肺炎疫情導致氣喘患者回診領藥減少 4招防護求自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7台灣氣喘衛教學會朱斯鴻理事長指出,最近回診領藥氣喘患者明顯減少,如果輕微氣喘,沒有持續用藥影響還小一點;但中度以上還中斷用藥,急性發作的風險就會較高。此外,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也提出氣喘患者4招防護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