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炎夏
-
陳時中呼籲父親節電話與視訊問候 想打麻將還要再等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368月8日父親節即將來臨,如同母親節,許多兒女都會藉著大餐表達感謝,今年母親節正好在新冠本土疫情爆發前夕,被認為是病毒流竄可能因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建議,最好打電話與視訊問候不要勉強見面。 -
天熱爆汗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以防心肌梗塞嚴重恐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127月以來的天氣預報,高溫持續籠罩全台,炎熱的夏季天氣型態,實在令人難熬!雖然多數民眾在家防疫,但仍有部分民眾需在外辛勞工作,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徵時,不要避諱就醫治療。 -
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9NG行為」恐釀食物中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64依據食藥署資料指出,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甚至會伴隨血便或膿便。 -
7月至今逾百人因熱傷害急診 炎夏戶外工作者嚴防中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91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最近1、2個月來,熱傷害患者中,不少是郵差、快遞、外送員及工地工人,因工作所需,長時間曝曬在太陽下,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就可能因大量流汗造成脫水,引發熱衰竭。 -
3級警戒悶壞啦! 疫情過後最想做的5件事出門旅遊奪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26《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個月內「疫情過後」相關話題,整理出網友熱議的5件「最想做的事」,以及5大熱議縣市網路聲量狀況。 -
網傳「螞蟻不吃純蜂蜜」怕被黏住? 這種說法誤會大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64不少網友認為,螞蟻不吃純蜂蜜,論調為蜂蜜的水分含量低,過於黏稠,螞蟻容易被蜂蜜黏住,一旦偵測食物的工蟻無法適時回巢通報,其他螞蟻就很難將美味的食物搬回巢穴。對此,食藥署表示,這個訊息是錯誤的。 -
因應端午節啟動稽查專案 為保食安挑選粽子食材有眉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546食藥署副主任蔡佳芬表示,端午節是3大傳統節慶之1,但適值炎夏,在食物保存及衛生環境上,如有疏失,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因此,有必要啟動稽查專案。 -
不只是火燒心! 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607收治這名婦人的中醫師曾子澄指出,上述婦人的胃食道逆流情況較為棘手,屬於病因複雜的難治類型,即使照了胃鏡,也不見得能找出好的治療方法。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而胃食道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