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炸物
-
鮮奶比較營養? 專家:與奶粉差異不大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973至於全脂牛奶好?還是低脂?董氏基金會營養組組長許惠玉指出,部分家長擔心,常喝全脂乳品易讓膽固醇上升,事實上,並非單一食物就能影響血膽固醇,炸物、高油食物、含糖飲料等,危害孩子健康更為顯著。 -
菜尾反覆加熱生壞菌 小心吃出大腸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94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大腸癌友調查發現,用餐不定時、愛吃油炸、喜吃肉、收菜尾,是大腸癌友發現罹癌前的日常飲食特徵。其中73.1%的大腸癌友表示在發現罹癌前,一周內有兩次以上反覆加熱菜尾、剩菜剩飯食用的習慣,而表示四次以上的則有38%。 -
心律不整與罹癌正相關 女性大腸癌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00避免油炸物、改變飲食習慣,都是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方式。但有研究發現,若女性患有心律不整問題,將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的機率,研究刊登在《JAMA心臟學期刊》(JAMA Cardiology)。 -
高血壓患者炎夏擅自停藥 恐引發中風危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39一般高血壓患者夏天無須減藥,王宗道指出,有些病人夏天血壓平均收縮壓降10至20毫米汞柱,甚至會出現血壓過低的情況,但如果沒有出現頭暈、疲憊、手腳冰冷等低血壓症狀,並不用減藥。 -
美食當前要三思 誤入陷阱恐吃出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3302癌症專科中醫師陳瑞聲研究癌症多年,他表示,癌症患者身體裡都有個媒介,中醫稱之為邪氣毒火,來自我們吃、喝、擦、洗、吸的食物、藥物或物品及空氣傳染、輻射滲透,累積多年下來造成的熱毒。它分布在全身血液、淋巴、神經等各個角落,提供癌幹細胞生長擴大的養分。當身體正氣虛弱時,免疫系統太弱,邪氣毒火就會旺盛到足以供給癌細胞養分來發展成腫瘤。這些惡性腫瘤在身體最弱的器官佔據發展,甚至隨著血液、淋巴到處擴張,所以癌症種類才有30、40種。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67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中西醫聯合抗癌 延長癌友壽命並非緣木求魚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574正記中醫診所陳瑞聲院長依據中醫學理指出,溼、熱、毒是導致人體臟器、經絡功能失調進而癌化的元凶。「溼」是淤積在體內,無法順利排導的水氣。「熱」是電腦、手機的電磁波等生活中的輻射,以及食物中的油炸物。而「毒」則為人體接觸化學物質、食用加工食品,服用藥物後,殘留在體內的毒素。一旦這些外在環境的溼、熱、毒進入人體,聚積不散、氣滯瘀結,就會導致經絡臟腑功能失常,最後形成「癌」細胞。 -
大啖火鍋引發高血壓 鈉攝取過多血鈣流失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33一名年僅29歲的男子忙於工作,一週平均2至3天吃火鍋犒賞自己,最近經常有頭痛和暈眩等現象,就醫後發現血壓高達188/122mmHg,確診為高血壓。因該名男子愛吃鍋物,使得血液中的鈣大量流失,平時不運動又有吃炸物的習慣,長期累積導致罹患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