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營養攝取
-
中醫輔助增肌減脂! 用對中藥有助於代謝解決水腫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85隨著健身風氣盛行,民眾採取增肌減脂概念,以追求良好的體態,但並非所有人都能減重成功,中醫師莊可鈞強調,減重過程中遇到復胖困擾,主要原因在於無法控制體脂肪上升,因此民眾除了參考體重數值外,也要監測「體脂肪率」。而中醫其實也能輔助減重,只要用對中藥能達到抑制食慾、加強代謝、消除水腫等效果,幫助自己解決肥胖困擾。 -
肉粽包餡要慎選! 營養師為幼兒老人精心設計粽子食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88北市衛生局提醒,選購市售粽子時應選擇有商譽的商家,如購買零售商或現場製作之粽子,應注意店內及製造場所的環境衛生,食材不可直接擺放地面,避免受到污染或變質。且端午節氣炎熱,細菌在7度至60度之間可快速生長,為食品保存的「危險溫度帶」,因此粽子購買後建議1小時內食用,或儘速冷藏或冷凍儲存可延長保鮮期並及早食用。 -
母親節前夕國健署新版孕媽咪手冊上線 孕產育兒沒煩惱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034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今(113)年度推出全新編製「孕媽咪健康及衛教手冊」試閱電子檔,結合醫學、社會、心理、營養、家庭、運動等不同領域之專業,提供孕產及新生兒照護資訊,讓新手媽咪輕鬆掌握正確的懷孕、生產知識,預計明(114)年推出實體手冊。 -
台人愛吃早餐前5名組合!全是高碳水食物 少1樣容易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01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統計,台灣人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明顯缺乏蔬果攝取。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選擇高碳水組合之早餐,除了短時間內血糖迅速升高,會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還有研究指出會連帶影響午餐攝取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 -
乳癌病友不同治療分期該怎麼吃? 跟著營養師吃出健康
癌症新知 / 乳癌10616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但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成效愈來愈好,預後也多能維持正常生活品質。然而,許多病友對於「罹患乳癌後的飲食」有許多顧慮,例如黃豆能不能吃、牛奶能不能喝等,對此台北慈濟醫院侯沂錚營養師提供乳癌病友營養攝取原則,讓民眾能夠吃得健康又安心。 -
罹癌年輕化恐與加速老化息息相關? 以3癌別影響最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3老化是罹癌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代表隨著年齡增長,被診斷出癌症的可能性就愈高,而近期專家也意識到年齡不再只是蛋糕上的蠟燭數量,也可能受到生活方式、壓力與基因影響,使身體提前老化,進而提高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近期1項研究結果發現,加速老化與55歲以下成年人罹患肺癌、腸胃道癌與子宮癌的風險關聯性最大。 -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位 補對1元素對抗慢性發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25沈明忠醫師進一步說明,若患者因症狀感到身體不適,應即時就醫檢查及治療,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後,可透過硒營養點滴補充活性硒的方式,讓身體獲取足夠的硒營養素,發揮抗氧化、排毒、免疫調節、抑制病毒和減輕身體發炎等作用,多數患者在1至2周內得以減輕大部分症狀,之後再依患者的情況客製化個別療程。 -
預防乳癌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 醫授3招助你降低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6957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我國現行的乳癌篩檢政策,鎖定了45至69歲這類族群,因為這是最容易遇到乳癌的年齡層。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黃裕閔表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攝取均衡和適度運動,可降低乳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