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理治療師
-
骨鬆與肌少症是常見共病 專家建議老年人多做這些阻力訓練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5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有16%罹患骨質疏鬆症,同時又伴隨其它疾病,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指出,骨鬆患者不僅要持續用藥,還需配合運動,多曬太陽,才能降低骨折風險。 -
「竹竿病」患者治療易中斷 整合照護提升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70僵直性脊椎炎是1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其鈣化僵硬,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才被稱做「竹竿病」,部分病患會演變為嚴重的駝背。僵直性脊椎炎具有休息不見好轉及活動開始後症狀減輕的特色。睡覺到清晨時常會因僵化而疼痛,甚至無法成眠。好發於20至40歲的成年人,其整合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生物制劑、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等。 -
燒燙傷急救刻不容緩 事發48小時內是關鍵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55在所有模擬病人中,就屬燒燙傷患者難度最高,為了培養專業醫療團隊,三軍總醫院於106年完成國內首例「燒燙傷處理與輸液治療能力之臨床技能教案」,由特效化妝師為模擬病人化上幾可亂真的傷口,讓護理師能更精確處置急性燒傷,將來一旦遇到突發事件,立即啟動ANGEL(天使)整體照護模式,陪伴患者走過人生中痛苦的低 -
慢跑可別超過負荷 殺傷力恐造成這些運動傷害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7102慢跑近幾年幾乎成為全民運動,1年全國馬拉松賽事超過600場,但許多跑者只憑著滿腔熱血就報名參賽,在不了解自身體能的狀況下超過負荷,容易導致運動傷害,如腳痛、膝蓋痛、膝關節組織提早退化等,得不償失。 -
適度保暖及運動 關節炎患者拒當身體氣象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5入冬之後,氣溫漸低,早晚溫差相當大,對於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相當苦惱,身體宛如氣象台,隨著季節或氣候改變波動,症狀時好時壞,復健科醫師建議,試試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
老年人最怕吃錯藥 高齡醫學照護來把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0285歲張爺爺多年來罹患三高疾病,加上攝護腺肥大,因此,從起床開始,到3餐飯後、睡前,算算一天得吃上40、50顆藥丸,也因為種類太多,經常吃錯藥,最近1至2年,他總覺得暈沈,日前就診時,從包包裡拿出許多藥袋,問著醫師,「有必要吃這麼多藥嗎?」 -
不想老來骨鬆肌肉少 專家:營養運動雙管齊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台灣人口老化比例高,如何對抗老化,避免衰弱、肌少症上身,成了國人重要課題。想要擁有足夠的肌肉量,專家建議,應該從年輕開始,補充優質且足量的蛋白質及胺基酸,並搭配「阻力性運動」。 -
正確拉筋做好熱身 預防運動傷害來報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94運動有益健康,但運動前如果沒做好熱身,恐怕會造成運動傷害,物理治療師表示,正確的拉筋與正確的熱身可以預防運動傷害。橄欖球是一項激烈的運動,而且球員在比賽時身體經常碰撞,所以球員下場前的熱身非常重要,否則容易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