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物質濫用
-
8成自殺者有憂鬱症 陪伴憂鬱親友度過難關請這樣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3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周伯翰表示,導致自殺的原因很多,除了憂鬱症之外,久病纏身、年紀老大、個性衝動、物質濫用等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周伯翰發現,在新竹地區「工作過勞」也是常見導致自殺的危險因子,年薪1、2百萬的竹科工程師,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他卻飽受煎熬,365天24小時都需待命,手機不離身,日前就因為工作過勞、出現憂鬱情緒,而有輕生念頭。 -
青少年藥物濫用逐年惡化 與情緒問題高度相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60青少年藥物濫用情況逐年惡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顯示,民國97年至106年國內發生件數自3.8萬增加至12.3萬件,專家分析,青少年實際人數可能被嚴重低估,呼籲家長應該重視孩子情緒問題。 -
共同行動模式 陪ADHD家庭走出低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84陳媽媽的大女兒讀小一時,因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被老師孤立,同學將她的書包丟到操場,轉學後情形更糟,被同學辱罵是班上的細菌;上國中因功課跟不上而情緒崩潰,竟當眾拿美工刀自殘。談起這段痛苦與煎熬,陳媽媽仍潸然淚下,也自責自己認知錯誤、觀念不對,並未依照醫師指示,讓孩子服用「利他能」,以致延誤治療 -
遇上恐怖情人愛出殺機 戀愛可以甜蜜不要悲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6766最近,台灣連續發生幾起震驚社會的情殺分屍案,兇手手段兇殘,見新聞報導作案手法無不驚恐,而回頭探究兇手身份,發現兇手平時日常生活也如正常人一般,並無特殊之處,甚至做下殺人案後,還能冷靜伴屍,過個幾天後才將死者肢解分袋,運往人煙稀少的山區丟棄。兇手難道不怕法律的制裁嗎?或者是兇手想利用分屍的行為,來躲避法律的追緝? -
探究隱私當心讓人想不開 情感人際難過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65春節期間家人團聚,喜氣洋洋,但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歷年資料顯示,自殺通報人次在過年前後竟有上升趨勢,醫師提醒,家族成員相聚時,忌諱「沒話找話說」、「報喜不報憂」,這會讓人倍感壓力。 -
日夜狂睡還是累 小心嗜睡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75方勇駿指出,嗜睡症定義為即使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至少7小時),但仍輕易又睡著,或者是睡了超過9小時仍睡不飽、無法完全清醒,現象至少持續3個月,每周出現超過3天。 -
規律運動 有助擺脫憂鬱症狀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24為宣導利用運動改善憂鬱症狀,臺北市政府舉辦「國際心理健康日城市競走樂動紓壓決戰賽」活動,首創以城市競走及趣味闖關方式,宣導民眾學習利用簡易規律的運動方式,來緩解憂鬱情緒,促進健康。 -
校園附近便利商店多 青少年酗酒機率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94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團隊於2004至2006年間,針對全台387所國高中職共5萬2214名青少年進行調查,其中2成受訪青少年坦承,半年內曾經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