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瓶裝水
-
水喝不夠會生病! 身體出現這信號才喝就太遲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06根據環保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人1年喝掉46億支寶特瓶,每個人平均1年約使用200支寶特瓶,把這些瓶裝水串起來,已經可以環繞台灣本島223圈。由此可知,台灣人對於水或瓶裝飲料的需求相當大,或許你會想:「我有喝這麼多水嗎?」試想,你是不是常買罐裝飲料或是熱了就買礦泉水解渴呢?喝下肚的水不只開水而已,還有礦泉水、包(瓶)裝水、含糖飲料、手搖杯,甚至正餐喝下的湯,都是含水的成分。 -
疫情悶壞掀起「偽出國」風 外出這些必備藥品帶了沒?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307陳昱彰從門診觀察發現,外出旅遊時最常見的感染疾病就是腹瀉,別人開心戲水、逛夜市、吃美食,卻有人離不開旅館的馬桶,持續拉肚子,哪邊都去不了。到外地旅遊,最好避免生食或吃衛生差的路邊攤。再者,以飲用乾淨的瓶裝水為主,用餐之前,應該養成洗手的清潔防護習慣。 -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溶出塑化劑? 實測解答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69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包裝飲用水及盛裝飲用水訂有衛生標準,包含飲用水質必須符合規範,分別對於重金屬(砷、鉛、鋅、銅、汞、鎘)、微生物(大腸桿菌群、糞便性鏈球菌、綠膿桿菌)及溴酸鹽訂有限量標準。 -
骨鬆與肌少症是常見共病 專家建議老年人多做這些阻力訓練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0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中,有16%罹患骨質疏鬆症,同時又伴隨其它疾病,1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指出,骨鬆患者不僅要持續用藥,還需配合運動,多曬太陽,才能降低骨折風險。 -
暑假旅遊旺季 預先了解當地疫情FUN心GO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出國旅遊必備哪些藥物?陳岳賢建議,至少準備一些常用藥品,例如止痛藥、腸胃藥物、止瀉藥物、防蚊藥物、暈車藥物、OK繃等。除此之外,無論是去哪個國家,都一定要在背包裡帶1件保暖衣物,以免因為早晚溫差大而導致身體不適。 -
節能減碳醫界不缺席 國健署推動醫院綠能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32醫院是救人的場所,卻也是高耗能的產業,光耗電量就約占總能源消費的1成5。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10年便邀請國內128家醫院,響應「減碳救地球、醫界作先鋒」並宣誓承諾每年減碳1%。 -
隱形眼鏡直接丟馬桶? 當心微塑膠進入食物鏈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5美國一份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近4500萬美國人將用過的隱形眼鏡直接丟進水槽、馬桶裡,經過分解,將成為環境中的微小殺手「微塑膠」,進入河川、海洋,透過一連串的食物鏈,可能變成餐桌食物的一部分,危及健康。 -
老人肌力不足? 客製化銀髮健康處方量身訂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94950多歲的葉阿姨體型瘦小,因胃癌而開過刀,術後重視健康保養,幾乎每天有健走習慣,BMI值19.47在正常範圍,但握力卻偏低,僅有14kg,在參加3個月客製化課程鍛鍊體適能後,握力大幅增進至2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