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壓力
-
失眠別諱疾忌醫!6旬婦半年來睡不好 消瘦1圈驚覺不妙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5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范瓊月呼籲,民眾有失眠困擾超過1個月且影響白天狀態時,請不要獨自承受苦楚,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才能早日找出問題根源,尋求解決之道。 -
慢性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麻醉科醫師為你解析原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7大部分民眾不知道在人體中疼痛神經與自律神經是不可分割的系統,所以常常把疼痛當作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者把自律神經失調當作是疼痛。其實慢性疼痛與自律神經失調常常合併發生,因為慢性疼痛常會造成次發性的自律神經失調,比如憂鬱、失眠、焦慮、暈眩、鼻塞、眼睛乾澀、胸悶、心悸、呼吸不順、胃食道逆流、頻尿、情緒失調等,所以神經痛如果沒有解決,對應的自律神經失調,以藥物治療通常只能控制症狀,而無法痊癒。 -
降低壞膽固醇數值就沒事? 心臟科醫師教你3多3避護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14想要預防心血管風險,如血管阻塞、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避免壞膽固醇過高是一大要點,但你知道嗎?想要改善膽固醇,除了要重視膽固醇數值外,更應注重改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提醒,透過檢測了解膽固醇數值,並遵循3好3避原則來改善壞膽固醇量與質,才能有效照顧心血管健康! -
血糖高低竟與憂鬱症風險有關! 國外研究找到關鍵因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02根據2023年6月發布於《全球轉型》(Global Transi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大腦灰質體積的減少可能在血糖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起了中介作用,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是針對年長者,可以對大腦健康產生正面影響, 並可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 -
荷爾蒙減少心血管風險倍增! 國健署籲做好更年期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09每年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今年特別強調,更年期女性要重視心血管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調查,心血管疾病為女性第2大死因,特別是更年期階段的女性,卵巢功能退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量減少,導致腹部脂肪容易堆積、血脂異常、胰島素抗性增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死亡風險也倍升。 -
被人生疑難雜症卡住了? 北市聯醫辦講座教你平衡身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08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家庭、工作、人際、情感等各方議題常令人焦頭爛額、身心俱疲,面對人生困境時身心難以平衡。為了幫助民眾解決困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將於10月7日及10月21日辦理「人生四時不惑」系列講座,邀請7名講師針對「生涯、生育、教養、退休」等議題進行分享,希望幫助大家探索疑惑,順利克服人生課題。 -
身體有毒?從8大徵兆觀察 網議前3名竟是現代人的通病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24身體內的各個器官24小時都在替我們排毒,然而這樣不間斷地運轉下來,器官們也累積了不少毒素;當它們無法負荷這些毒素的時候,身體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徵兆來警示我們,那麼究竟有哪些症狀是在暗示我們體內毒素過高了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身體毒素過高徵兆」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體內毒素過高徵兆排行。 -
隱藏版死因第1位是它 醫師盤點8大遠離心血管疾病要領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05隨著醫學進步,全球人口預期壽命持續提高,儘管如此,心血管疾病仍是全世界10大死因之首。根據調查,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從1990年1200萬人攀升至2021年逾2000萬人,漲幅超過60%,衛福部統計顯示,心血管疾病已位居我國10大死因第2長達20年之久,2022年死亡人數更高達23,668人,且有持續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