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活能力
-
急性心肌梗塞分秒必爭 葉克膜從鬼門關搶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友人發現緊急將他送往鄰近醫院CPR加電擊,但生命徵象仍極度不穩定,便立刻聯絡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團隊,並備好葉克膜,到院後立即施作心導管手術及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總算救回一命。 -
老年人最怕吃錯藥 高齡醫學照護來把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0285歲張爺爺多年來罹患三高疾病,加上攝護腺肥大,因此,從起床開始,到3餐飯後、睡前,算算一天得吃上40、50顆藥丸,也因為種類太多,經常吃錯藥,最近1至2年,他總覺得暈沈,日前就診時,從包包裡拿出許多藥袋,問著醫師,「有必要吃這麼多藥嗎?」 -
每年新增1萬多名失智症患者 你了解失智嗎?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83隨著台灣人口結構老化,失智症發生率將會越來越高,去年,總統蔡英文曾說,認識失智症是全民教育的一環,這讓我們不禁要問,政府部會有跟著動起來嗎?我們對失智症真的了解嗎? -
長輩多培養生活能力 有助降低憂鬱及孤獨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26該研究以參與「英格蘭老齡化縱向研究」中的8,119位52歲以上民眾為對象,探討5項生活能力「情緒穩定度、決心、控制、樂觀,及認真」對個人的影響。研究發現,擁有4項以上的生活能力者,具有財務穩定性較高、較少憂鬱傾向、較低社會孤立感、健康狀況較佳等好處。 -
失智症新藥研發 可阻斷病情發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54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的一種,以往的治療都僅能延緩病情的發展,最後還是會慢慢走向衰退,病情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惡化,但現在瑞士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可以阻斷阿茲海默症病情的進展,研究刊登在《自然雜誌》(Nature)。 -
高齡化社會來臨 老人肌少症問題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13輕微的肌少症可能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傷口癒合慢;嚴重者將導致失能、肺炎,甚至死亡。目前得知運動和補充蛋白質,有助於減緩肌少症的發生。劉力幗表示,人在老化過程全身骨骼肌肉量減少、肌肉強度與功能退化,隨年齡增長而加速惡化。一旦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可能就是罹患肌少症。 -
8旬老翁持剪刀自殺 竟為失智造成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07北榮一項研究發現,連續觀察60位老年失智住院患者一年,發現有7人因自殺行為而住院治療,這些患者皆有輕度到中度失智症。研究人員分析北部一家安養中心自殺高危個案,發現5位為失智症患者,其中3位診斷為失智症後的半年內即出現自殺意念,2位是先出現自殺意念,不久即診斷患有失智症。 -
長輩握手力道變小 恐為肌少症前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13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吳至行表示,骨骼肌是支持日常生活所需最重要的組織之一,然而在老化的過程中,肌肉組織會減少,稱之為「骨骼肌減少症」,簡稱為「肌少症」。肌少症將影響身體功能及獨自生活能力,跌倒和骨折的風險也會增加,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