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長激素
-
新冠期間兒童性早熟比例增! 手機、平板恐為幕後推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5手機或平板電腦發出的藍光,是可見光譜中波長最短、能量最高的顏色其中1種,而太陽是藍光的主要來源,其他像是螢光燈、LED(發光二極體)以及使用LED技術的電子設備,如電腦、筆記型電腦螢幕、電視、手機和平板電腦,也都會發出藍光。然而,限制孩子看手機或平板等設備的時間,除了須擔心會傷害孩童視力之外,最近有研究更表明,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發出的藍光可能導致孩子性早熟,需要特別留意。 -
7歲童狂補鈣竟釀血尿 專家呼籲:「3多1少」適量攝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067歲小燕(化名)因在學校的尿液篩檢中,出現血尿的情形而被帶來就診,醫師進一步檢查下,發現尿中含鈣量高,顯微鏡每個高倍視野下有 10至15 顆紅血球,且腎臟超音波呈現鈣化點。據悉,小燕有乳糖不耐症體質,每喝牛奶後就會肚子痛或拉肚子,由於媽媽擔心孩子長不高,除了每天給他吃鈣片,也會狂燉大骨湯來補鈣,幸好經過飲食調整及多喝水,小燕逐漸恢復正常。 -
癌因性疲憊難透過休息復原 9成癌友抗癌之路深受其苦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125陳瑞聲表示,化療所帶來的傷害不僅是副作用,最嚴重的是對骨髓的傷害,這也是加重癌因性疲憊的關鍵,中醫的治療原理是先安內再攘外,在患者抗癌治療期間,同時服用護髓解毒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骨髓,降低骨髓及細胞組織被化療傷害的機率,因此也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免疫力提升,自然就能對抗癌細胞與外來病毒。 -
異位性皮膚炎6歲以下占比最高 停藥就復發是爸媽惡夢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69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家長可別輕忽以對,國外研究證實,幼兒時發作,未能妥善治療,長大後食物過敏、鼻過敏和氣喘等風險明顯較高,醫師提醒,小病童務必在6歲前積極治療,定期回診、持續用藥,做好保濕,就能擁有快樂童年,減少過敏終身相隨的機率。 -
南韓前女籃國手金英姬病逝 生前飽受巨人症、腦瘤所苦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984南韓前籃球女子國手金英姬生前罹患巨人症,最後因腦癌病逝,享壽60歲。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肢端肥大症(俗稱巨人症)為罕見疾病,因生長素過度分泌,器官會不正常的增生或肥大。 -
兒童長太快、太慢都不行!醫揪發育異常原因 對症下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79孩童生長時若有哪些情況,會建議家長帶到兒童內分泌科評估?陳毓劭指出,針對身材矮小者,如果孩子身高不足(身高小於第3百分位)或是身高增加的速度不足(2、3歲後每年長不到4公分)等,還有若家長觀察到男孩在9歲前睪丸增大、長陰毛,女孩在8歲前胸部發育、長陰毛(包括8歲後發現胸部突起,不確定是否8歲前就已發育)或是女孩10歲前初經來潮,又或是男、女孩身高突然快速增加等以上情況,都可以帶孩子到門診與醫師討論。 -
球王梅西曾被診斷最高140公分 孩子身高該注意5件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03世界球王梅西曾患有「先天性生長激素缺乏症」長不高,幸好幼年積極接受治療,成功長到近170公分。林口長庚兒童骨科主治醫師高軒楷表示,門診經常可見擔心孩子長不高的家長,應該先參考身高曲線圖,如果孩子身高落在百分之3,就應該陪同孩子積極就醫。平時也要多注意孩子生 活習慣有無影響長高的不良因素。 -
糖尿病年輕化!預防勝於治療 醫示警從小學開始打基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410糖尿病年輕化是指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罹患糖尿病,英文稱為YOD(Young Onset Diabetes)。台大醫院內科副主任王治元表示,年輕發病的患者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症狀,即便血糖高到200多也是無感,真正會因為多吃、多喝、多尿、酮酸中毒而到門診或急診的人並不多,除非出現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