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長遲緩
-
想生出健康寶寶 這3種營養素不可少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062內政部資料顯示,民國94年台灣女性平均結婚年齡為27.4歲,在104年正式突破30歲大關,男性則為32.2歲,104年平均女性第一胎懷孕年齡則為30.6歲,均創下了歷史紀錄。 -
基因決定身高? 營養師:後天均衡營養更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5就讀國一的小玲,身高142.3公分、體重33公斤,站在同學間顯得嬌小,媽媽擔心她一旦過了青春期,身高就「定型」了。經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生長發育聯合門診」的小兒科醫師診察,發現小玲有生長遲緩現象,身高、體重都低於同年齡孩子三個百分位,後轉介營養諮詢門診,給予營養介入治療1個月,小玲身高就增加1.2公分,體重也增加0.7公斤,明顯高於標準。 -
孩童猝睡症-小一生睡眠障礙 引發腦波異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28台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醫師李佩玲表示,孩童罹患猝睡症的原因主要由於睡眠障礙,引發腦波異常。事實上,有睡眠障礙問題的孩童並不在少數,就台大睡眠中心門診量估計,超過1成以上是10歲以下的孩童,其中有不少是身材肥胖的小孩。
-
新生兒喘鳴 恐罹「軟喉症」影響發育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108足月出生的黃小妹,體重約3.3公斤,出生後就發現呼吸時有怪聲,且雜音越來越明顯,呼吸時費力,後來連餵食奶水也出現困難,2個月大時體重只有4.2公斤,明顯成長遲緩。經台北榮民總醫院確診患有軟喉症,施予手術治療後,寶寶才終於恢復正常呼吸,7日後順利出院,目前呼吸及成長都正常良好。
-
預防氣喘 吸入型類固醇副作用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7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依據調查指出,氣喘兒童照護者接受良好衛教觀念後,可使氣喘孩童急診比例降低2.5倍,回診率提高了22.4%,對藥物認知度更提高逾4成,顯示正確的衛教知識宣導,可間接減輕氣喘兒父母的身心壓力。 -
小兒腳痛未必生長痛 恐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235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教授江伯倫表示,特發性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發生於16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早期症狀為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且好發於大關節,發炎時間通常超過6個星期以上。 -
孕婦泌尿道感染復發高 應小心防範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331台灣婦女健康學會(WHAT)發表一份針對「台灣孕婦泌尿道感染認知與行為」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中有三成孕期中感染泌尿道炎,且高達四成日後復發。超過四成的台灣孕婦出現排尿異常症狀,尤以頻尿、排尿灼熱感及排尿疼痛感居多。近七成台灣孕婦少喝水、四成經常憋尿,成為泌尿道炎的高危險群。 -
小孩也有三高?!飲食、運動、睡眠掌握成關鍵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26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遺傳諮詢師陳素珍表示,除了先天基因影響孩童身高發展外,環境因素例如:飲食、運動及睡眠及身體健康狀況也左右孩子日後身高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