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產品標示
-
染髮要安全 5步驟不可少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764食藥署指出,頭皮是毛囊密集分佈的地方,若染劑使用不當,則可能導致頭皮出現紅斑、搔癢、水泡、皮膚潰爛或過敏性皮膚炎等症狀。專業皮膚科醫師表示,染髮的頻率與風險成正比,不論是在家裡自己DIY染髮,或是到理髮店給專業人士染,都建議每次間隔3個月以上較為安全,並應注意以下5大點,才能在染髮時兼顧美麗與健康。 -
衛福部核可13種有效美白成分 你知道幾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837「美白化粧品」中的美白作用成分,主要分成「抑制黑色素形成」或「兼具抑制黑色素形成與促進已產生的黑色素淡化」兩類。現行核准使用的13種美白成分中,除「Ascorbyl Tetraisopalmitate」使用濃度3%為「含藥化粧品」管理外,其餘12種都是一般化粧品使用成分,消費者在選購此類產品時,可依需求參考產品標示。 -
產品標示含量灌水 市售葉黃素吃了等於白花錢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980由於現在人們使用電腦及手機頻繁,對於視力保健尤為重視,含葉黃素的保健產品廣受大眾喜愛。食藥署日前研發膠囊錠狀食品中葉黃素的檢驗方法,首次運用於抽驗發現,半數產品葉黃素標示含量灌水。 -
足膜使用太頻繁 少女腳底紅腫難行走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941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多數的足膜含酸性成分,過度使用會使足部角質層變薄,傷口發炎過敏,香港腳、糖尿病患就不宜使用。若要使用,最多1個月兩次,每次15到20分鐘即可。 -
寶寶專用濕紙巾 衛福部明年列管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474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科長洪國登表示,食品藥物管理署蒐集國際間管理規範及徵詢專家學者意見,考量嬰兒皮膚厚度較薄、角質層及皮脂層較為脆弱,且汗腺未發育完全,因此有必要提高嬰兒濕紙巾產品的管理強度。 -
原料標示不實 黑心素食摻葷欺瞞消費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94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名素食餐廳、有機素食店及超市等,檢驗動物性成分並查核其產品標示,共計抽驗20件素食食品,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另針對其中18件包裝產品進行標示符合性稽查,結果1件標示不符規定。
-
市售面膜誇大不實 宣稱療效「攏係假」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127消保處於8月針對大台北地區康世美、屈臣氏、美華泰流行生活館新莊店及86小鋪官網等14處經銷商店所販售25件面膜產品進行抽驗。品質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未檢出防腐劑、螢光劑及微生物。但14件標示不完全,多是未標示進口商,其中8件渉誇大不實。 -
恐怖容器遇熱變形 泡麵碗耐熱不合格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47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原指出,食藥署今年(104年)3、4月間,會同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等7縣市政府衛生局,執行「強制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加強稽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