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用餐
-
脖子痛吞嚥卡卡是唾液腺在求救? 了解唾液腺發炎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2350歲的張太太近幾個月發現身體出現奇怪的現象,每次吃飯時右邊下巴就會慢慢腫起來,但用餐結束後2至3小時又會自己消腫,因為不太痛所以一直沒放在心上。直到上週開始,腫脹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還伴隨明顯疼痛,張太太才驚覺不對勁趕緊就醫。醫師檢查後發現她的口腔底部局部腫脹,唾液管開口還有膿液流出,經過X光確診是唾液腺結石引起的發炎。其實這種狀況並不罕見,很多人會誤以為只是落枕或淋巴腫大,但如果伴隨吞嚥異物感或轉頭疼痛,很可能就是唾液腺正在發出警訊。 -
啟動棕色脂肪代謝力 燃燒熱量、控制體重改善血糖血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24天氣轉涼,就習慣將冷氣或暖氣調到最舒適的溫度,但讓身體處在稍微偏涼的環境裡,反而能啟動特殊的代謝機制。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團隊分析超過5.2萬名受試者的資料,結果顯示體內擁有較多棕色脂肪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僅4.6%,相較於缺乏棕色脂肪者的9.5%明顯降低。 -
減重不必再算卡路里!哈佛211餐盤飲食法 吃出好身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611厭倦複雜的卡路里計算來減重?那就試試正席捲全球、源自哈佛大學的「211餐盤飲食法」吧!這方法不用秤重、不算熱量,只要掌握餐盤比例就能輕鬆瘦身,且採用餐盤視覺化管理的人,體重控制效果更好,連血糖和血壓都明顯改善,就連糖尿病患者都能安全一起進行。 -
慢性肝炎恐釀成肝硬化、肝癌 醫:當心C肝6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471C型肝炎是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簡稱HCV)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屬於血液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主要攻擊肝臟,造成發炎與損傷,感染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在感染多年後才發現病情,已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
銀髮族假牙清潔知多少?只泡水不夠! 科學保養才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418食品藥物管理署曾在衛教文章中分享,一位年邁的張先生平時配戴假牙用餐,每次使用後只是簡單浸泡在水中,除非看見明顯髒污才會清潔。然而從某段時間開始,他的口腔有發炎疼痛且連續好幾天無法正常進食。經牙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假牙清潔不當導致口腔細菌感染,此案例深刻反映出台灣高齡社會面臨的普遍問題。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839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
禁用不如教導!建立青少年數位健康意識 應對網路挑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292023年的美國社群媒體與青少年心理健康諮詢報告(Social Media and Youth Men tal Health advi so ry)指出,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3小時的兒童和青少年,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增加一倍,包括憂鬱和焦慮等精神症狀。這些數據確實令人憂慮,但簡單禁用並非解決之道。 -
老年厭食症引發健康危機 觀看「吃播」助提高長者食慾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737全球有超過1/5的老年人(約22.7%)患有老年性厭食症(Anorexia of aging)。董氏基金會說明這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進食障礙,特徵為食慾下降與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肌少症、衰弱、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的重要風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