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男女比例
-
國內新生兒男女失衡 台灣「剩男」問題多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57 -
便祕女狂拉血便 錯把潰瘍性結腸炎當痔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54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沈希哲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屬非特異性發炎性腸炎,好發於20到40歲的青壯年,男女比例為1:1.2,在大腸直腸科佔潰瘍性大腸炎的20%到55%。其中有1%患者在5年內症狀會逐漸向上延伸,演變為潰瘍性大腸炎。相關研究指出,環境、免疫機能、腸胃菌落及遺傳等因素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潰瘍性結腸炎,但致病轉機不明,治癒後仍可能復發。 -
漏斗胸微創治療 胸凹少男走出憂鬱迎向陽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46案例中的周小弟因心臟開過刀,縫合後組織黏結成塊,以致植入矯正板時容易傷及心臟。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外科李信儀主任表示,納氏手術可從胸腔二側利用胸腔鏡輔助,大幅降低矯正板傷及心臟的風險,即使是先天心臟病合併漏斗胸患者,也能有康復機會。 -
全國人瑞大調查 真有長壽基因存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11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與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攜手共同研究人瑞的健康、生活狀況,訪談4縣市百位人瑞,並進行跨縣市人瑞大調查,獲得豐富珍貴一手資料,提供大眾對百歲長者的生活樣貌更深入的認識。 -
阿茲海默症近七成為女性 研究發現與基因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79然而,現在有最新的研究推翻了這個說法,認為是基因的緣故,讓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美國Stanford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大約8,000多位帶有一種基因變異患者的資料,而這一種以上的基因,是科學家們早就知道會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的基因。 -
塑化劑刺激孩童性早熟 成大找出關鍵答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41成大環境醫學所博士生陳重羽表示,國外自1933年就開始研究塑化劑造成孩童性早熟的現象,發現男女比例大約是1比10,女童情況特別嚴重。男童性早熟多數是腫瘤或是腺體異常造成,但女童性早熟卻尚未找到明顯病變。因此成大團隊希望找出塑化劑與女童性早熟關聯的解答。 -
矮瘦又駝背 漏斗胸少年易自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09台中榮總兒童外科主任周佳滿醫師表示,凹胸也就是所謂的漏斗胸,主要成因是肋骨與肋軟骨過度生長所造成。病人普遍心肺功能不佳、易心悸,運動時呼吸急促,一旦感冒,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且恢復期較長。病人常因胸腔凹陷、腹部凸出,身形矮瘦又駝背等外觀而自卑。 -
頭暈冒汗下巴痛 心血管疾病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50哈佛健診健康管理事業機構分析2011年至2014年9月間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1739位民眾資料,結果發現,頸動脈異常者約為32%,其中男性約占33%,女性約占30%,男女比例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