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疾病衛教
-
18歲以下孩子生病 請先看小兒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157家醫科的科別屬於內科系,訓練內容仍以成人疾病為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疾病等,疾病治療及照護都是他們的訓練項目。雖說住院醫師訓練期間一樣會到小兒科訓練,但頂多幾個月的時間,兒童疾病的處理仍不屬於他們的專業,當面對不熟悉的疾病,能想到的鑑別診斷就會受限,甚至壓根沒想到某些只會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之後要確診再給予治療的時間就可能延長,過程中恐怕也會開立較多非必要的藥物。 -
突然呆滯、晃神、尖叫 有可能是癲癇症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51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20萬癲癇病友,每百人約一人罹病,台灣癲癇醫學會莊曜聰理事長指出,癲癇並非精神病,也不會傳染,但大眾對癲癇的認知有限,以致病友在就醫及生活上遭遇重大挫折。 -
心電圖雲端監測 提供遠距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26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崇烈說明,心房震顫(atrial fibrillation)屬於心臟節律異常中最常見的疾病,也是最常發生中風的心臟疾病,平均百人中就有一位罹患心房震顫,隨著年齡增加,罹病比例愈高。
-
長期腹瀉、腹痛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3蘋果迷應該不難發現,賈伯斯自1999年以來,從原本的臉頰「澎皮」到2011年謝世前的面黃肌瘦,就是罹患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晚期,徒留遺憾。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表示,高達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是在健檢進行「內視鏡」檢查,罹患此病。王秀伯也指出,藉由有效的「內視鏡」相關檢查,可讓8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提早發現異常。 -
黃斑部病變 老人視力第一殺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9070歲的段婆婆在10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視力仍慢慢減退,日前突然視力大幅下降,再也無法回復。55歲陳先生罹患糖尿病12年,由於控制不佳,最近一年視力急速惡化,右眼視力0.08,左眼0.05。二人就醫檢查後發現,段婆婆罹患老年黃斑部出血造成視力喪失,陳先生則是糖尿病造成的黃斑部水腫。 -
24小時失智症關懷專線 解決家屬困擾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2549鑒於失智者常有作息日夜顛倒情況,台北市資訊局特別設立24小時的失智症關懷專線,市民只要撥打1999再轉5880(我幫幫您),就能解決夜間求助無門的困擾,與失智症專業諮詢人員對話,享受到全天候的專線服務。專線將於9月25日正式啟動。 -
小時候胖不是胖? 未來罹心血管機率高三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為響應2012世界心臟日主題「婦幼安心 全家歡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舉行記者會,提出的「安心7要」(Life is simple 7),並在基金會網站設置「安心小超人」衛教遊戲本供民眾下載,呼籲全家大小一同檢視生活型態,遠離心血管疾病。 -
標靶藥延命 基質瘤癌母嫁女了心願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858亞東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國鋅表示,腹脹、腹痛等是典型胃腸道基質瘤的徵兆,當明顯出現胃腸不適症狀時,腫瘤多已很大,加深治療困難性。近年由於健康檢查普及,不少患者是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意外發現,也讓腫瘤在還未大到無法切除或破裂時,能及早以手術治療。